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自然带的形成与各地所处的________位置和________位置不同,由此产生不同的气候条件有关。
(2)图中自然带H、I、A、B、F、G是沿着________(经或纬)度变化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形成这种分异规律的基础是________,这种分异主要是受________的影响而产生的。
(3)图中自然带由B-C-D有规律更替而产生的区域分异属于从________向________的分异,这种分异规律是以
为基础的,产生这种分异的原因是受
的影响程度不同,这种分异规律在
纬度最明显。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6-08-24 01:03: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下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磷高累积区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
A.蒸发量小
B.降水量大
C.生物量大
D.径流量大
【小题2】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000-3000米处( )
A.大气温度较低
B.生物生产量较低
C.地表径流量较小
D.土壤含水量较低
同类题2
读“甲、乙、丙三幅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已知甲地位于南半球,乙、丙两地均位于我国,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东、西两坡垂直自然带基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乙地雪线南坡高于北坡的原因是什么?
(2)若丙地山脉为我国两大自然区的分界线,则丙地可能是哪座山脉?
同类题3
房屋布局和结构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从通风的角度来看,西欧地区的房屋坐向大多应该( )
A.坐北向南
B.坐南向北
C.坐东向西
D.坐西向东
【小题2】由沿海到内陆,房屋墙体厚度越来越厚,其作用是( )
A.防寒
B.防潮
C.防震
D.防风
同类题4
下图为珠穆朗玛峰南坡带谱的结构示意图,①-⑦表示其不同的自然带。
读图,完成下题。
喜马拉雅山南坡带谱复杂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寒冷
B.纬度低
C.降水稀少
D.相对高度高
同类题5
读我国某地区的自然景观综合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最有可能是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_地区,说出该地区的气候特征
(2)判断该地区河流出现汛期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分别是什么?
(3)经过20世纪大规模采伐,该地区森林面积锐减,导致环境的整体变化。这些变化的主要表现有哪些?(8分)
(4)该地区是我国沼泽最多的地区,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