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甲、乙、丙三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小题2】乙山同一自然带的分布南坡明显高于北坡,其主要原因是南坡( )
A.热量更充足
B.土壤更肥沃
C.降水更多
D.坡度更大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4-06 06:03: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我国某山地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山地最可能位于
A.福建省
B.云南省
C.新疆
D.黑龙江省
【小题2】该山地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出现在
A.1月的山顶
B.1月的山麓
C.7月的山顶
D.7月的山麓
【小题3】导致图中①②差值明显大于③④差值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植被
C.光热
D.土壤
同类题2
积雪作为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全球能量平衡、气候、水文及生态影响显著,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有着重要作用。下表是我国新疆北部地表覆盖对积雪变量的影响统计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注:积雪年指每年的7月1日开始至次年的6月30日结束。积雪开始时间以连续5天以上日积雪深度大于5厘米为标准;积雪结束时间以连续5日积雪深度小于5厘米为标准。
【小题1】上表中最有利于积雪形成的地表是( )
A.稀疏灌木
B.草地
C.农田
D.建设用地
【小题2】造成积雪结束时间不同的原因是( )
A.稀疏灌木接受太阳辐射较强,消融速度较快
B.草地植被萎缩,积雪紧实度小,消融速度较快
C.农田地表裸露,反射率大,消融速度慢
D.建设用地有高大建筑物,加快雪的消融
【小题3】积雪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积雪的保温效应,改变了土壤温度
B.积雪反射率高,使大气温度增高
C.增强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湿度
D.增加土壤湿度,减少地表径流
同类题3
读39°N某山脉山体内外最热月10℃等温线分布高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最热月10℃等温线最可能是
A.落叶阔叶林与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
B.高山草甸与高山荒漠的分界线
C.针叶林与高山草甸的分界线
D.针阔叶混交林与针叶林的分界线
【小题2】据图分析,山体内部
A.垂直带谱多于外部
B.同海拔植物的萌芽期晚于外部
C.冰川雪线低于外部
D.森林带分布的高度高于外部
同类题4
在一定高度的山区,随着高度上升,温度逐渐降低,降水发生变化,形成了垂直气候带,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出垂直分布规律。同一山体的垂直自然带,又有阴坡和阳坡的明显差异。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四幅图示中,正确表示坡向对自然带影响的是
A.
B.
C.
D.
【小题2】下列山地的相对高度接近,但由于它们各自所在的纬度位置不同,自山麓到山顶垂直地域分异也不相同,判断其中所处纬度最高的是
A.
B.
C.
D.
同类题5
读下列三幅“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已知甲山地位于南半球,乙、丙两山地均位于我国。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山地所在的纬度,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丙、甲
D.丙、乙、甲
【小题2】丙山地可能位于( )
A.秦岭
B.南岭
C.大兴安岭
D.天山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