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梯田是安第斯山区古印加文明留下的宝贵遗产。该地海拔高,气候干旱,地形崎岖,可作天然屏障。古印加人从山顶到山麓开垦无数的梯田,一直耕种至今。下图是古印加文明分布图和梯田景观图。
(1)分析古印加文明分布于秘鲁山区的原因。
(2)分析古印加人大量修筑梯田,并用石块垒成的原因。
(3)推测古印加梯田上种植的农作物适应当地不利自然条件的生长习性。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7-08-07 04:01: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天山博格达峰部分垂直自然带谱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代表的自然带依次是( )
A.荒漠带、草原带、针叶林带
B.荒漠带、针叶林带、草原带
C.草原带、阔叶林带、针叶林带
D.针叶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小题2】珠穆朗玛峰南坡雪线高度高达5500米左右,明显要比博格达峰的北坡雪线高,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坡度
D.年降水量
同类题2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部分地理事物及现象示意图,图中Ⅰ、Ⅱ、Ⅲ、Ⅳ为该地区主要的植被自然带,图中左上方给出了M山对应的山地垂直自然带带谱。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上图中Ⅰ、Ⅱ、Ⅲ、Ⅳ所对应的植被自然带分别为
A.草原带、森林草原带、落叶阔叶林带、常绿阔叶林带
B.森林草原带、针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落叶阔叶林带
C.针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落叶阔叶林带、常绿阔叶林带
D.荒漠草原带、草原带、森林草原带、落叶阔叶林带
【小题2】导致该地区Ⅰ→Ⅳ植被自然带呈现由西北向东南方向递变的主导因素为
A.地形
B.太阳辐射
C.夏季风
D.地表径流
同类题3
阅读下列表格,完成下题(人类灌溉用水量也包括在内)。
下表:(年径流深度即年径流总量除以流域面积)
清水河(黄河上游某支流),流域面积435km²
年代
森林覆盖率(%)
年降水量(mm)X
年径流深度(mm) Y
径流系数(Y /X)
60
25.31
489
55
0.093
70
55.29
451
46
0.083
80
57.88
416
23
0.045
下表:
万泉河(海南岛)流域面积727km²
年代
森林覆盖率(%)
年降水量(mm)X
年径流深度(mm) Y
径流系数(Y /X)
60
40
2428
1676
0.69
70
15
2601
1805
0.69
【小题1】从表格中可知
A.清水河地区,森林覆盖率增加,导致流域年径流系数相对的减少
B.普遍而言,年降水量越大,年径流深度越大,径流系数越大
C.万泉河地区森林覆盖率的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大于清水河地区
D.两流域径流系数都小于1,最主要是森林的吸收、截留和蒸腾
【小题2】就清水河流域而言,为了提高径流系数,人们的下列做法符合当地实际的是
A.大规模植树造林
B.人工降雨,增加年降水量
C.种植耐旱的乔木、灌木和草
D.开垦梯田,发展种植业
同类题4
青藏高原地区地理环境独特,铜、铅、锌、盐矿等资源储量居全国前列。2018年10月,川藏铁路规划建设全面启动,该铁路建成将对青藏高原地区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据图,判断该区域自东南向西北呈现的主要地域分异规律,并说明判断依据。
(2)从自然灾害角度,简析川藏铁路比青藏铁路建设难度大的原因。
(3)从光照和热量角度,简述该区域气候资源的特点,并分析该特点的主要成因。
(4)青藏高原地区资源丰富,但工业发展缓慢。请从自然地理环境独特性角度,简析其主要原因。
同类题5
林树下线是指干旱河谷地区由低至高出现的灌丛到森林的混合交错带的平均海拔。下图示意四川省北部某干旱河谷山区自然带垂直分布及林树下线1999年和2009年分布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林树下线平均海拔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压
B.气温
C.水分
D.光照
【小题2】关于该地山区林树下线与坡向的关系及其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
A.南坡高于北坡——南坡为阳坡,比北坡热量条件好
B.西坡高于东坡——西坡为背风坡,比东坡热量条件好
C.东南坡高于西北坡——西北坡为阴坡,水分条件比东南坡好
D.西南坡高于东北坡——西南坡为迎风坡,水分条件比东北坡好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农业地域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