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林树下线是指干旱河谷地区由低至高出现的灌丛到森林的混合交错带的平均海拔。下图示意四川省北部某干旱河谷山区自然带垂直分布及林树下线1999年和2009年分布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林树下线平均海拔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压
B.气温
C.水分
D.光照
【小题2】关于该地山区林树下线与坡向的关系及其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
A.南坡高于北坡——南坡为阳坡,比北坡热量条件好
B.西坡高于东坡——西坡为背风坡,比东坡热量条件好
C.东南坡高于西北坡——西北坡为阴坡,水分条件比东南坡好
D.西南坡高于东北坡——西南坡为迎风坡,水分条件比东北坡好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4-03 10:05: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雪线高度随纬度变化而变化表” 判断回归线附近地区雪线比赤道地区高的原因是( )
纬度
23°26′S
23°26′N
0°
40°S
40°N
雪线高度
5800m
5600m
4800m
4800m
4000m
A.回归线附近地区降水量多、蒸发量大
B.赤道地区降水量多,蒸发量比回归线附近地区小
C.回归线附近地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D.赤道地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
同类题2
下列自然带中,岩石的风化壳最厚的是
A.热带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寒带苔原带
D.热带草原带
同类题3
读“非洲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图”,①②③④代表不同自然带,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在20°N纬线穿过的世界陆地自然带中,面积最大的是本图中( )
A.③
B.②
C.①
D.④
【小题2】该地区( )地带性表现十分明显,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的差异
A.经度 水分
B.纬度 热量
C.垂直 水热状况
D.洋流 地形
【小题3】图中四个自然带,在地带性因素与非地带性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是 ( )
A.①
B.①②
C.②④
D.①②③④
同类题4
雪线是永久冰雪带的下界,受气温和降水共同影响。下图表示我国沿87°E山地雪线随纬度的变化,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山地雪线最高值和最低值可能位于
A.喜马拉雅山北坡和昆仑山南坡
B.冈底斯山南坡和昆仑山北坡
C.喜马拉雅山北坡和阿尔泰山北坡
D.喜马拉雅山南坡和天山南坡
【小题2】关于雪线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随纬度的升高雪线逐渐升高
B.由沿海向内陆雪线逐渐升高
C.同纬度阳坡雪线高于阴坡
D.同纬度迎风坡雪线低于背风坡
同类题5
调查研究发现,内蒙古东部某农牧交错区(43°32′N—44°32′N)居民点的密度,阴坡大于阳坡。其合理的解释是阴坡冬半年()
A.冻融作用影响小,房屋地基较稳定
B.正好地处背风坡,利于抵御强寒潮
C.积雪较厚,便于牲畜和冬小麦越冬
D.采光更为充分,利于居民照明取暖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