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区域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小题2】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差异
B.海陆位置不同
C.纬度位置不同
D.山地阻挡作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8-04 02:02:0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安第斯山西坡不同地带垂直景观略图”,有关③段及其东坡自然带情况,叙述错误的是( )
A.③段东坡基带为温带荒漠带
B.③段东坡和西坡自然带差异体现了纬度地带性
C.影响③段东坡和西坡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D.③段西坡自然带数量比东坡多
同类题2
秘鲁的自然资源丰富,是世界上主要的矿产和渔产品出口国,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安第斯山脉。下图为秘鲁的区域和该国A、B两城的气候统计图。
(1)简述在秘鲁境内的垂直自然带带谱完整的原因。
(2)比较A、B两城的气候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3)简述秘鲁发展渔产品加工业的有利条件。
(4)秘鲁矿产从矿区运到海港以公路运输为主,分析其原因。
同类题3
位于菲律宾的巧克力山是由石灰岩和不透水粘土构成的高度不足120米的圆锥形小山丘。山麓森林茂密,山上长草不长树。每年旱季野草枯萎时,犹如一排排的巧克力排放在大地上。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巧克力山上“长草不长树”现象反映的是
A.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C.地方性分异规律
D.垂直分异规律
【小题2】该分异规律往往表现出
A.有序性 普遍性
B.有序性 重复性
C.无序性 重复性
D.无序性 普遍性
同类题4
琵拉大沙丘坐落于法国西南部波尔多市(44°50′N,0°34′E)的大西洋畔,它的东边是郁郁葱葱的森林。琵拉大沙丘以每年约5米的速度持续向内陆推进,它吞没了部分房屋、道路乃至森林,给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诸多不便。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琵拉大沙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盛行西风将岸边沙吹向内陆,使沙丘增生
B.山地阻挡海洋水汽的深入
C.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D.沿岸有寒流经过,具有降温减湿作用
【小题2】该地景观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非地带性现象
D.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同类题5
2016年夏季高考后,山东一考生由辽宁大连出发去新疆旅游,沿途依次看到森林、草原、荒漠等自然景观。据此回答下面下面小题。
【小题1】该考生看到的景观自东向西变化体现了( )
A.自然带的周期性 更替规律
B.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小题2】该考生看到的自然景观依次变化,主要是( )
A.人工改造自然的结果
B.水分差异造成的结果
C.自然灾害影响的结果
D.热量差异造成的结果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