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坦桑尼亚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经济以农业为主。 随着人口的增长,该国耕地面积持续扩大,牧场放养密度不断增大。读坦桑尼亚简图(甲)和M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1)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M山的雪线变化趋势为
。
(2)与北坡相比,M山同一森林带在南坡分布的海拔上限较
,试分析其原因。
(3)试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该国耕地面积增加可能对自然地理环境中生物、河流、土壤等要素带来的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7-08-24 09:02: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某沿海地区气候资料图”(月降水量距平值等于该月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平均月降水量之差),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形成该地气候特征的原因主要是该地
A.受赤道低压带长期控制
B.全年受盛行西风带影响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D.受副热带高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
【小题2】下列①-④图片中,最能反映该地自然风光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甲、乙、丙、丁四幅年平均表层海水等温线(单位:℃)分布图中,与该地区近海表层水温分布最接近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同类题2
下图为某地沿海景观示意图,读后回答。
(1)分析A、B两地地形形成的外力作用表现形式:
A
,B
(2)C、D、E三个工业设施中,
是港口,
是核电站。
(3)F处宜建
(旅游设施), 图中旅游营地选建的区位优势
。
(4)河流中上游地区植被遭毁,对港口的主要影响是
。
同类题3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简称NPP)是指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数量。观测结果显示,研究地区不同植被类型的年NPP大小顺序为:常绿阔叶林>混交林>草地>农田植被>落叶阔叶林>湿地。右图示意研究区范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据材料推测,年NPP最大的地区是
A.江淮地区
B.华北平原
C.山东丘陵
D.东南丘陵
【小题2】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0年间洞庭湖平原年NPP呈显著增加趋势,主要原因是
A.实施退耕还湖
B.种植结构变化
C.围湖造田严重
D.城市化进程加快
同类题4
生物是在地球发展历史中产生的,但在地质历史时期也经历过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导致大量生物物种的衰退和灭绝。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从原核生物细胞中演化出了真核细胞生物的时间是在距今约( )
A.20亿年前
B.14亿年前
C.0.7亿年前
D.6亿年前
【小题2】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地球表层的时期是( )
A.元古代
B.太古代
C.古生代寒武纪
D.中生代侏罗纪
同类题5
纳米比亚西岸的纳米布沙漠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干燥的沙漠之一。该区城年降雨量不到25毫米,水汽来自夜间所形成的露水以及海雾。植物叶面的气孔在呼吸作用等气体代谢中成为空气和水蒸气的通路,有重要的生理作用,读下图纳来比亚及周边地区示意国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纳米布沙漠地区降水少的原因不包括
A.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B.受沿岸寒流减湿作用
C.位于内陆地区大陆性强
D.受干燥的东南信风影响
【小题2】当地生长的一种植物名为百岁兰,一生只长两片叶子,叶片呈长带状,长达2-3.5米,宽约60厘米,推测其叶面上的气孔
A.数量多,白天张开
B.数量多,夜晚张开
C.数量稀少,白天张开
D.数量稀少,夜晚张开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