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雪中含有很多氮化物,“瑞雪兆丰年”是一句流传比较广的农谚,适时的冬雪预示着来年是丰收之年,下图为中国局部地区积雪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冬季积雪的作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积雪消融能增加土壤有机质
B.积雪消融增加土壤矿物养分
C.积雪消融能增加土壤水分
D.积雪覆盖利于保持土壤温度
【小题2】图中积雪类型的分布特点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与形成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纬度地带分异气温
B.干湿度地带分异降水
C.纬度地带分异降水
D.干湿度地带分异气温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10-08 12:01: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某山脉南、北两坡气候资料图,实线表示气温,虚线表示降水。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山脉南坡为( )
A.背风坡、阳坡
B.迎风坡、阴坡
C.迎风坡、阳坡
D.背风坡、阴坡
【小题2】该山( )
A.山麓自然植被根系浅,叶质坚硬,叶面有蜡质
B.山麓自然植被在欧洲西部广泛分布
C.山麓的自然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南坡林线上限比北坡高
同类题2
下图为我国唐朝高僧玄奘取经路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玄奘法师从长安出发向西到碎叶途中见到的植被依次为( )
A.温带荒漠—温带草原—温带森林
B.温带草原—温带森林—温带荒漠
C.温带森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
D.温带森林—温带荒漠—温带草原
【小题2】玄奘法师取经途中,发现甲、乙两地附近山脉高度有明显差异,对此描述和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地,山脉较高,板块挤压造成
B.乙地,山脉较低,板块张裂造成
C.甲地,山脉较低,流水侵蚀造成
D.乙地,山脉较高,风力沉积造成
同类题3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两地降水量差异及影响因素的说法,正确是
A.甲地降水多 地形因素
B.甲地降水少 海陆位置
C.乙地降水多 大气环流
D.乙地降水少 地形因素
【小题2】甲、乙两地自然带的类型分别是
A.常绿硬叶林带
B.落叶阔叶林带
C.常绿阔叶林带
D.荒漠带
同类题4
下图示意我国主要植被带(①~⑩代表)的水平和垂直分布状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最有可能代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是( )
A.①
B.③
C.⑤
D.⑦
【小题2】图中沿箭头所示方向( )
A.水分递增
B.热量递增
C.热量递增、水分递减
D.热量递减、水分递增
同类题5
读 “沿海地区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山所在地的气候可能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小题2】影响该山N坡自然带海拔高于S坡的主要原因是()
A.N坡为阳坡,热量条件较好
B.N坡为阳坡,水分条件较好
C.S坡为阴坡,热量条件较好
D.S坡为阴坡,水分条件较好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