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示意我国主要植被带(①~⑩代表)的水平和垂直分布状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最有可能代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是( )
A.①
B.③
C.⑤
D.⑦
【小题2】图中沿箭头所示方向( )
A.水分递增
B.热量递增
C.热量递增、水分递减
D.热量递减、水分递增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3-19 09:28:2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策划了“三纵一横”四条路线寻访秋天的活动,线路分布如下图所示。图中标注的日期为各地入秋时间(我国气象部门规定的“入秋日”是指日均温连续5天小于等于22℃时的第一天)。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路①沿线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
B.线路②景观的变化体现自赤道到两极分异规律
C.线路③的秋色是从中部往南、北推进
D.线路④的秋色是从西部往东部推进
【小题2】影响线路③入秋时间先后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大气环流
C.纬度
D.人类活动
同类题2
判断下题的正确与错误,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自然带的名称主要是以植被为基础得来的。
同类题3
塞北到江南景观的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A.水分
B.光照
C.土壤
D.热量
同类题4
毛竹在适合生长的地带具有“强势”的个性,地下茎系统发达,生长迅速,茂盛的竹叶遮光蔽日。毛竹和茶叶对自然条件的要求基本相同,当地居民在毛竹和茶园之间开挖了较深的壕沟。读我国某山地植被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毛竹与相邻植被分界线中
A.上界线与下界线都是自然因素影响形成
B.上界线与下界线都是人为因素影响形成
C.上界线足白然因素影响形成,下界线是人为因素影响形成
D.上界线是人为因素影响形成,下界线是自然因素影响形成
【小题2】开挖壕沟的作用是
A.蓄积雨水用于灌溉
B.增强茶园地表径流强度
C.减轻毛竹对茶叶的干扰
D.避免茶叶对毛竹的威胁
同类题5
下图所示均为我国著名林木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
B.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
C.丙——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D.丁——风力侵蚀,千沟万壑
【小题2】图中各地林木主要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根系发达——常年太阳辐射强
B.乙地叶成针状——常年降水丰富
C.丙地四季常青——常年温度较高
D.丁地生长较快——常年高温多雨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