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列线路中,陆地环境地域分异现象组合正确的是 ( )
A.华北到东北——河流结冰期变长
B.重庆到拉萨——夏季气温由低到高
C.淮河以南到以北——暖温带过渡到中温带
D.黄河中游到上游——河水含沙量越来越多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10-20 11:25: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左图是欧洲阿尔卑斯山垂直自然带示意图,右图是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欧洲阿尔卑斯山垂直自然带示意图
(1)说出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中①和②分别代表的是哪种自然带。
(2)比较乞力马扎罗山与阿尔卑斯山雪线分布的不同点,并分析原因。
同类题2
下图中甲、乙两地景观不同。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两地自然带的差异
A.与纬度位置有关
B.与海陆分布有关
C.与沿岸洋流有关
D.与地形阻挡有关
【小题2】乙地自然带的分布属于
A.纬度地带性
B.干湿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同类题3
下图为北半球三个地区植被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地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序是丙—甲—乙
B.甲山地①为常绿阔叶林带
C.乙山地②为温带草原带
D.丙山地③可能为热带(季)雨林带
【小题2】引起甲、乙、丙三地针叶林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坡向
D.地形
同类题4
读地貌及地质剖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是褶皱,开挖隧道可选择向上弯曲的部位
B.②处是断层,是大型水库建设的最理想选择地址
C.③④处都是冲积平原,主要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D.植被的变化反映了地理环境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同类题5
阅读图,结合已学地理常识,回答下列问题。
(1) 乙、丙两地陆地自然带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太平洋赤道附近海域降水量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
(2) 描述丁处世界级渔场的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甲处最为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其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