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毛细作用能使液体在毛细管内沿管壁向上运动到一定高度。当气候干旱、地表缺水时,地下水可沿着土壤中的毛细管上升到地面附近。自然界中的铜元素存在于多种化合物,有的化合物如硫酸铜等可溶于水。原生铜矿的形成多与岩浆活动有关。纳米比亚是世界重要的产铜国,矿亚、渔业、畜牧业为传统支柱产业。M地为深水良港,一度成为重要的铜矿出口港。下图示意纳米比亚主要矿产分布及P地地下含铜量变化。
(1)P地地表附近含铜量高,简述其形成过程。
(2)简析M港成为重要铜矿出口港的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12-16 04:29: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季风指数是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其大小反映一个地区季风环流的强弱程度。下图示意我国东部地区1880~2000年的夏季风指数(a)和冬季风指数(b)距平(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值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1970-1980年期间,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
A.东北地区冻土厚度偏薄
B.华北地区植物发芽较晚
C.西北地区天山雪线偏高
D.南方冻雨频次偏低
【小题2】下列年份,我国江淮地区伏旱期不明显的是
A.1890年
B.1920年
C.1940年
D.1960年
【小题3】与1900年相比,1920年黄河三角洲
A.泥沙沉积量小,海岸线前移速度快
B.泥沙沉积量小,海岸线前移速度慢
C.泥沙沉积量大,海岸线前移速度慢
D.泥沙沉积量大,海岸线前移速度快
同类题2
(26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下图中甲地与乙地为世界两个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甲乙两地油气资源丰富,近年来与中国开展广泛的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合作,两地成为中国石油的重要进口地区。
(1)分别指出中国进口甲乙两地油气资源所采用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8分)
(2)比较甲地中①河与乙地中②河流量的季节差异,并简述原因。(8分)
(3)指出甲地区主要农业生产方式及相应的加工工业部门。(4分)
(4)分别推测①、②两河上游径流量减少对河口海岸(湖岸)地貌的影响(6分)
同类题3
埃及尼罗河阿斯旺大坝的建成导致尼罗河下游地区地下水减少,土壤盐碱化越来越严重,肥力日趋下降,三角洲海岸后退,沙丁鱼产量锐减。这说明了地理环境特征具有( )
A.差异性
B.非地带性
C.地带性
D.整体性
同类题4
林地内树冠的多少影响森林对降雪的截留效果和融雪过程。下图示意某地不同林下积雪厚度变化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最可能位于
A.大兴安岭
B.天山山脉
C.黄土高原
D.四川盆地
【小题2】与落叶松人工林相比,云冷杉常绿原始林
A.降雪量大
B.积雪消融快
C.枝叶繁茂
D.多大风
【小题3】与林外空地相比,林地的水文意义主要在于
A.增加融雪量
B.减少融雪量
C.降低汛期水位
D.缩短汛期长度
同类题5
读图甲、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据地质考察研究,倒淌河在13万年以前流入黄河,而如今则注入青海湖。倒淌河“倒淌”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的结果。
(2)读图并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倒淌河的形成对青海湖的影响。
(3)以图乙中A地区为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特征。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