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我国东部季风区四地气温统计资料。据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仅考虑纬度因素的前提下,四地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列依次是( )
A.①③②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①④
D.④②③①
【小题2】如果②地的纬度比④地低,则②地最可能位于
A.四川盆地
B.青藏高原
C.东南丘陵
D.华北平原
【小题3】为了探究霜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小组成员在棉花试验田上铺了一层粗砂进行试验。与不铺砂的棉田相比,铺砂棉田的( )
A.霜冻发生几率增加
B.霜冻发生几率减少
C.棉花花期不变
D.棉花花期滞后
【小题4】下列地理事物的排列顺序中,反映我国东部季风区热量自北向南变化规律的是
A.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B.冬小麦-玉米-春小麦-水稻
C.热带荒漠-热带草原-热带雨林
D.一年一熟-一年两熟-两年三熟-一年三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1-10 07:03: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三座山按由高纬到低纬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甲—丙—乙
同类题2
台湾最高峰玉山海拔3997米,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 )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地方性地域分异规律
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山地垂直分异规律
同类题3
左图为非洲部分区域图,右图为瓦德地区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图中断层的总体走向,并归纳其北侧地形特征。
(2)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读图分析气候在瓦德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
同类题4
读“世界某区域典型植被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图中植被及其分布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为针叶林
B.②为常绿硬叶林
C.④为常绿阔叶林
D.从①→④的更替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
【小题2】图中大陆西岸④植被带的形成除受气压带、风带等因素影响外,还受
A.加利福尼亚寒流的影响
B.西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
C.加那利寒流的影响
D.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同类题5
坦桑尼亚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经济以农业为主。 随着人口的增长,该国耕地面积持续扩大,牧场放养密度不断增大。读坦桑尼亚简图(甲)和M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1)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M山的雪线变化趋势为
。
(2)与北坡相比,M山同一森林带在南坡分布的海拔上限较
,试分析其原因。
(3)试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该国耕地面积增加可能对自然地理环境中生物、河流、土壤等要素带来的影响。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