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我国某地区的植被多呈斑块分布的特征。在自然降水条件下,该地区结皮斑块产生的径流、侵蚀产物、有机质、氮及溶解养分中均大量被位于下坡向的灌丛斑块截获。下图为该地区植被呈斑块状分布的山坡。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a处植被的作用与形成b处堆积物的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A.增加湿度和径流;重力作用
B.阻止冰川和固沙;冰川作用
C.拦截径流和泥沙;流水作用
D.减小风速和沙尘;风化作用
【小题2】结合材料和图片,推测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A.湿润地区
B.半湿润地区
C.荒漠地区
D.沿海地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3-23 01:02: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下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读图a,沼泽形成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势平缓,排水不畅
B.地下水埋藏浅
C. 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
D.大气降水稳定,季节变化小
【小题2】读图b,种植速生桉后当地环境影响变化及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使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
B.速生桉涵养水源能力强,使沼泽面积扩大
C.速生桉保持水土能力强,使天然次生林和灌木丛林更加发育
D.速生桉使地面蒸发加强,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
同类题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某地理科考小组对某大洲的地理环境进行了科学考察,他们在下图(图甲)所示的沿海地区选取了a到I十二个点查阅相关资料,绘制了7月份的降水变化曲线,并选取了E和G两条线路进行了气候和自然景观的考察。图乙示意I地气温和降水变化。
(1)据甲图分析g、f两地降水其他地方多的原因。
(2)说明该科考小组两条考察路线中沿途自然景观的变化。
(3)分析I地气候对当地植被和水文的影响。
同类题3
读南美洲自然带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美洲大陆西岸自然带的分布以________的变化为基础,体现出_________规律。
(2)说出图中洋流对沿岸气候和海洋生物的影响。
(3)分析乙地热带雨林带的形成原因。
(4)从气候、水文和植被要素的相互联系,说明甲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同类题4
地质学家冯景兰曾对某地地理景观作如下表述:“深厚坚固相间互之块状砂岩与砾岩,侵蚀之后,绝崖陡壁,直如人造之坚固伟岸之堡垒,而不知其为天造地设也。……峰崖崔嵬,江流奔腾,赤壁四立绿树上覆,真岭南之奇观也”。下图为该地植被垂直分异模式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该地地貌景观的形成主要是 ( )
A.岩石受风化作用的结果
B.变质岩在抬升过程中受流水侵蚀的结果
C.地壳抬升后风力作用的结果
D.沉积岩在抬升过程中受流水侵蚀的结果
【小题2】与谷地相比,图中山顶植被的生长环境主要表现为 ( )
A.光照条件差
B.热量条件差
C.干旱
D.土壤贫瘠
同类题5
自然灾害与防治
冰川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也是地球上除海洋之外最大的天然水库。冰川是在高寒气候环境下形成发育的、多年存在于高山地区的具有一定规模、且具有特殊运动形式的自然冰体。西藏、新疆等我国西部地区拥有的冰川面积占全国冰川总面积的90%。自195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西部冰川总体呈萎缩态势,面积缩小了18%左右。
说明我国西部冰川退缩的原因并指出其所产生的危害。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