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署期去福建黄岗山进行野外考察,他们从山麓出发徒步登山并记录植被的变化。下图为“黄岗山位置及山地植被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同学们在甲处观察到的植被是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热带雨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小题2】造成黄岗山植被由山麓到山顶有规律变化的原因是
A.纬度位置的差异引起热量条件的变化
B.海陆位置的差异引起水分条件的变化
C.海拔高度的差异引起水热状况的变化
D.洋流性质的差异引起水热状况的变化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7-06 10:54: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完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相互关系示意图。填写图中代号代表的地理要素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气候、水文、地形)
(2) 运用上述原理分析下图中等温线分布规律的成因及其甲乙丙三地中甲和丙气温较低的原因。
(3)分析图示地区普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产生的自然原因。
同类题2
年平均气温0℃以下地区有常年积雪分布,常年积雪下限称为雪线,雪线高度与气温和降水相关。下图是北半球某山地南坡和北坡年平均气温随海拔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乙坡的雪线高度约为
A.3100 m
B.3300 m
C.3700 m
D.3900 m
【小题2】关于同一山地自然带在甲坡和乙坡的分布,正确的是
A.同一自然带在甲坡分布的海拔上限高于乙坡,雪线高于乙坡
B.同一自然带在甲坡分布的海拔上限低于乙坡,雪线高于乙坡
C.同一自然带在甲坡分布的海拔上限低于乙坡,雪线低于乙坡
D.同一自然带在甲坡分布的海拔上限高于乙坡,雪线低于乙坡
同类题3
读理想大陆局部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由甲经乙、丙、己到庚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带典型的
A.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
B.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
C.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
D.非地带性分布规律
【小题2】由丁地到温带草原带再到温带荒漠带的变化起关键作用的因素是
A.海拔
B.坡度
C.热量
D.水分
同类题4
(题文)秋分日,某记者乘坐的直升飞机在晚霞中降落在甲岛。甲岛屿附近海域的渔场,早在1534年发现时,曾称为“踩着鳕鱼群的脊背就可以走上岸”。经历几个世纪后,如今该渔场的鳕鱼资源基本枯竭。完成下题。
覆盖在甲岛上的自然植被主要为
A.落叶阔叶林
B.常绿阔叶林
C.低矮灌木
D.针叶林
同类题5
下图为植被类型与温度、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图中植被类型为阔叶林、针叶林、热带雨林、草原、苔原、荒漠。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丁—戊—已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海拔
D.洋流
【小题2】福建省典型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A.丙
B.丁
C.戊
D.己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