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对下面这段话的含义理最贴切的一项是
山崖崩塌了,在它的伤口一一断崖上,开出了鲜艳的花朵。鲜艳的花儿被掐走了,它又开在了姑娘的鬂上。
A.只有在困难和失败中努力奋起,才能到达目的地。
B.世间美好事物的诞生,常常伴随艰辛和痛苦。
C.人生之路总有坎坷,不能因挫折而丧失信念。
D.生活丰富美好,机遇只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12-09 02:00:4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沁园春·长沙》中“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采用象征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这种手法古诗中经常采用,下面古诗没用使用象征手法的一项是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B.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C.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D.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同类题2
下列各句中,使用了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
A.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B.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
C.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D.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同类题3
下列比喻句,属于明喻的一句是( )
A.这项重要法令的颁布,对于千百万灼烤于非正义残焰中的黑奴,犹如带来希望之光的硕大灯塔,恰似结束漫漫长夜禁锢的欢畅黎明。
B.100年后,黑人依然悲惨地蹒跚于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之下。
C.100年后,黑人依然生活在物质繁荣翰海的贫困孤岛上。
D.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来到国家的首都是为了兑现一张支票。
同类题4
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毕业论文上的文字,像蚂蚁,各自爬回自己的家。
B.祖父撑一篙小船,漫溯开去;年老的腰身,像被时光抛弃了。
C.女足姑娘的笑脸,成了清澈的泉水,给球迷的心灵一次清爽的洗涤。
D.一如金黄的稻穗,生命越成熟的人就越谦卑。
同类题5
下列诗句与“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读书窗。
B.鸣骹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
C.日落汀洲一望时,柔情不断如春水。
D.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句子
修辞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