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题文)下图是珠穆朗玛峰的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对应的自然带序号依次是________。
①高山草甸带 ②高寒荒漠带 ③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④高山针叶林带
(2)此图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同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有些相似,是由于自山麓至山顶________条件的变化所导致的。
(3)珠峰南坡自然带数量比北坡多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4)珠峰南坡雪线分布的下限海拔比北坡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7-05-15 09:45: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关于该山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南坡基带的荒漠属于非地带性现象
B.北坡有针叶林分布是因为北坡为阳坡
C.北坡山地草原低于南坡是因为水热条件较好
D.北坡雪线显著低于南坡是因为北坡降水较多
【小题2】该山地可能是( )
A.喜马拉雅山
B.天山
C.昆仑山
D.武夷山
同类题2
2018 年寒假,北京的康同学到东非攀登乞力马扎罗山,从山脚下的 Moshi 镇出发,一周后,于当地时间 2 月 15 日 8:00 成功登顶,当日正值中国春节除夕。左图 为东非地区图,右图 为 康同学在登山过程中手绘的乞力马扎罗山植被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康同学攀登乞力马扎罗山期间
A.恰逢中国农历惊蛰节气前后
B.登顶时刻恰好看到日出东南地平线
C.当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D.登顶时刻北京的家人开始收看春晚
【小题2】右图 信息显示
A.登山线路所在坡向的基带为热带雨林带
B.M 区域的自然植被类型可能是常绿阔叶林
C.从山麓到山顶,热量和水分条件逐渐变差
D.海拔越低,人类对植被开发利用强度越大
【小题3】图 所示地区
A.裂谷带位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消亡边界
B.山地多为断块山,山顶岩石主要受风力作用
C.季节性湖泊水位的变化主要受山地融雪影响
D.受地势起伏的影响,河流水系形态呈放射状
同类题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气候条件是控制某一类植被类型形成以及分布的主要因素,水热条件的时空变化会对植物的生长造成影响。黑河流域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南以祁连山为界,南北横跨数百千米,在黑河上游野牛沟流域高海拔地区发育了典型的高寒草甸植被。下图示意野牛沟流域不同海拔高寒草甸生物量随海拔的变化。
(1)说明5月份野牛沟流域不同海拔生物量较为接近的原因。
(2)从水热条件分析野牛沟高寒草甸生物量随海拔变化的规律。
(3)判断野牛沟气温和降水峰值出现的月份,并说明判断依据。
(4)分析气候变暖对野牛沟不同海拔高寒草甸生产力的影响。
同类题4
下图表示喜马拉雅山脉某区域不同海拔四个站点的最冷、最热平均气温。读图,回答下题。
该山地
A.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
B.气温年较差随海拔升高递增
C.海拔3000米左右积雪终年不化
D.地处板块的生长边界
同类题5
读亚欧大陆内部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乙自然带最可能是
A.针叶林带
B.落叶阔叶林带
C.常绿阔叶林带
D.荒漠草原带
【小题2】该地区甲至丙方向自然带依次更替体现了
A.垂直地域分异
B.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C.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D.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