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南海诸岛雨量丰沛,热量充足,岛上的岩石主要是珊瑚、贝壳碎屑砂,质地蔬松。诸岛面积小,海拔低,鸟类多,植被有200余种。除滨海地区外,土壤含盐量大部分较低。南海诸岛是一个独特的富磷生态系统,土壤是这个生态系统的纽带。左图示意海岛生态系统与富磷土壤间的物质循环,右图示意海岛土壤剖面中磷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南海诸岛除滨海地区外,其他地区含盐量较低,其主要原因是
A.气温低,蒸发弱
B.降水多,淋溶作用强
C.植物多,吸收盐分
D.距海远,海水影响小
【小题2】南海诸岛土壤中富磷,磷的最主要是
A.鱼类死亡分解
B.植物死亡分解
C.鸟类死亡分解
D.珊瑚、贝壳碎屑
【小题3】海岛土壤剖面中磷的分布特点是
A.自表层向下逐渐升高
B.自表层向下逐渐降低
C.表层以下50-80cm下降最快
D.表层以下20-50cm含量最大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6-09 10:01: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陕西省神木县发现一系列巨大脚印化石,经考古专家实地考察,初步认定这批化石是1亿年前恐龙的脚印。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恐龙脚印推测当时的地理环境可能是( )
A.地势低洼,环境潮湿
B.干旱环境
C.热带海域
D.冰河世纪,气候寒冷
【小题2】下列关于恐龙灭绝假说,得到较多科学家认同的是( )
A.气候变迁说
B.酸雨说
C.陨石撞击说
D.地磁变化说
同类题2
阅读有关尼罗河的资料,回答问题。
尼罗河是世界第一长河,主要支流有白尼罗河、青尼罗河和阿特巴拉河。
(1)白尼罗河源于东非高原。东非高原与同纬度地区的自然带不同,分析其成因。
(2)简述青尼罗河的流量特征。
(3)分析尼罗河上游流量大但下游流量较小的原因。
(4)近年来尼罗河泥沙不断减少,简述泥沙减少对尼罗河入海口自然环境的影响。
同类题3
下图为“CO
2
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有关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A.改变了陆地水的化学成分
B.大气中的氮全部来自生物的作用
C.参与了岩石的形成过程
D.现今地球大气的成分主要是生物参与的结果
同类题4
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通常是土壤中的( )
A.矿物质的含量
B.有机质的含量
C.水分的含量
D.空气的含量
同类题5
如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从地质历史时期到现在的某大陆自然环境的变化。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大陆自然环境的演化过程,主要说明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可逆性
D.可塑性
【小题2】丙图中大陆东岸沙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海洋面积扩大
B.西风背风坡
C.森林逐渐消失
D.陆地面积缩小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