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材料一 分布多度是指某地区单位面积内分布的植物种数,气候等自然环境对种子植物的分布多度影响很大,下图是我国种子植物在各省区的分布多度图。
材料二 青藏高原东部和南部高原边缘为森林地带,向西北依次为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
(1)概括我国种子植物分布多度的总体分布特点。
(2)说明图中种子植物分布多度最大省区的自然地理条件。
(3)青藏高原上的植被,也不是像从前有些人所想象的“寒原一块”,其植被分布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异,指出产生这种分异的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06-14 04:22: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墨脱县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年降水量2358mm,雅鲁藏布大峡谷穿越全境,境内山高谷深,地势险峻,瀑布众多。2013年10月30日墨脱公路(墨脱至波密)正式通车,结束了墨脱不通公路的历史,修建该公路最艰巨的工程是打通海拔3700米的嘎隆拉雪山隧道,它穿越多条断裂带。
材料二:下图是墨脱及其周边区域示意图。
(1)上图所示地区山脉与河流的总体分布特点是
________
;墨脱地区山高谷深是
________
共同作用的结果;墨脱县植被复杂多样,自然带呈明显的
________
地带性分布规律;墨脱公路通车时,波密的昼夜长短情况为
________
。
(2)根据图文资料,说出墨脱县河流的水文特征。
(3)墨脱以瀑布众多著称,试分析其原因?
(4)墨脱被称为“西藏的江南”,农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试分析其生产的有利条件。
同类题2
丘陵地区的坡向(阳坡、阴坡)及坡位(按高程位置分为:上坡、下坡)对毛竹林生长影响很大。下图示意东南丘陵地区海拔100~250 m的区域林分密度(单位面积上的林木株数,单位:百株/公顷)和林分生物量(单位面积上的林木质量,单位:吨/公顷)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区毛竹平均单株质量最大分布在
A.阳坡上坡
B.阴坡上坡
C.阳坡下坡
D.阴坡下坡
【小题2】该地竹林茂密的自然条件可能是
A.光照充足、地形平坦
B.降水充足、土壤湿润
C.热量充足、土壤肥沃
D.热量充足、土质疏松
同类题3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图例①、②、③代表的自然带分别是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荒漠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荒漠带
【小题2】图中洋流的影响是
A.缩小海洋污染范围
B.加快途经海轮航速
C.减慢海水净化速度
D.使沿岸大气降温减湿
同类题4
一位游客由辽宁大连出发向西去新疆旅游,沿途依次看到森林、草原、荒漠等自然景观。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游客沿途依次看到的景观可能有( )
A.“塞外江南”→“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层层梯田层层绿”
B.“碧海蓝天”→“风吹草低见牛羊”→“黄沙滚滚”
C.“林海雪原”→“滚滚麦浪”→“椰风海韵”
D.“三江并流”→“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东方不夜城”
【小题2】该游客看到的景观自东向西变化,体现了( )
A.自然带的周期性更替规律
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随海拔升高而变化的垂直分异规律
D.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小题3】该游客看到的自然景观依次变化,主要是( )
A.人工改造自然的结果
B.水分差异形成的结果
C.自然灾害影响的结果
D.热量差异造成的结果
同类题5
理论上,垂直自然带与相应水平自然带存在下图所示的对应关系。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从赤道地区到较高纬度地区,针叶林带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
A.逐渐降低
B.保持不变
C.逐渐升高
D.变化无序
【小题2】下列山地中自然带类型最多的是
A.秦岭
B.横断山
C.昆仑山
D.长白山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