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加蓬(见图)工农业基础薄弱,石油、锰、铀和木材为经济四大支柱,以出口初级产品和半成品为主。
(1)简述加蓬的地理位置。
(2)据图分析加蓬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3)从可持续发展角度,为加蓬未来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06-19 01:39:5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面两图分别为秦汉时期和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秦汉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图 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图
(1)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有哪些变化并分析原因。
(2)分析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的变化对图中大河下游地区自然环境会产生哪些影响。
同类题2
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K岛天然植被迅速恢复的原因
A.地形多样
B.土壤肥沃
C.水热充足
D.地质稳定
【小题2】K岛1983年火山爆发的原因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生长边界
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消亡边界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生长边界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消亡边界
同类题3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图,该区域以低山丘陵为主,区域最高海拔为1428m。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乙河三角洲较甲河三角洲大的原因不可能是
A.乙河流域城镇人口多,地表受人类活动影响大
B.乙河流域以种植区为主,植被较少,河流含沙量大
C.乙河河口受夏季海风影响小,海浪的侵蚀作用弱
D.乙河中下游流速快,大量泥沙被携带入海沉积
【小题2】据图探究,图中林区分布的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A.地形
B.土壤
C.水源
D.人口
同类题4
北京市某中学利用假期时间到甲地开展课外实践活动,途径一处石林景观,该石林为花岗岩岩体,经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共同塑造,平地而起,形态各异,岩石多具有水平纹理。随后同学们查找资料,发现自然界里有些区域地表被外力雕琢,没有树木,却也成林。图为我国四个不同区域的“非木之林”景观。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地
A.位于半干旱地区,温差大,物理风化作用强
B.位于地势第一阶梯,气温低,冻融风化显著
C.气候湿润,森林分布广,生物风化作用突出
D.人口稠密,酸雨危害大,化学风化作用明显
【小题2】关于图中“非木之林”表述正确的是
A.甲地“石林”岩石多具有水平纹理,主要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
B.乙地“土林”呈垄、槽相间分布,其延伸方向与当地盛行风向垂直
C.丙地“冰林”晶莹剔透,近年消融速度加快与全球变暖密切相关
D.丁地“石林”高耸陡峭,错落有致,主要由地壳垂直运动导致的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