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生物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提供可再生资源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土地面积的总和。据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相对于我国,巴西的生物承载力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①国土面积大 ②水热充足 ③生物资源丰富,森林面积广阔 ④土壤肥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小题2】近几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巴西的生物承载力有下降的趋势,其原因是( )
A.气候变暖
B.降水减少
C.国土面积减小
D.植被破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8-25 09:46: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塞罕坝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北部,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冀北山地的交界处,属于典型的森林——草原交错带,下图为塞罕坝不同植被丰富度随海拔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据图可知( )
A.海拔越低草本植物丰富度越高
B.灌木丰富度随海拔先升高后降低
C.灌木丰富度均大于森林丰富度
D.植被丰富度最低值均出现在山顶
【小题2】森林和草本植被在各海拔出现相反变化趋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光照
B.热量
C.降水
D.土壤
【小题3】1700至1800米三种植被丰富度均减少的原因是( )
A.降水不足
B.湿度不足
C.光照不足
D.热量不足
同类题2
进入秋季,随着气温下降,北京和南京等地银杏树叶由绿转黄。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城市道路两侧银杏树的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
B.影响银杏树叶转黄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C.秋季南京的银杏树叶先于北京转黄
D.银杏树为落叶阔叶树种
【小题2】北京和南京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这反映了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非地带性现象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同类题3
撒哈拉沙漠南缘的国家正联手打造一条横穿非洲大陆的绿化带,计划总长度为7100千米,宽15千米。下图为“撒哈拉沙漠南缘绿化带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绿化带以南、以北地区地理环境叙述正确的是
A.以南地区为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B.以北地区为温带荒漠气候
C.以南地区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D.以北地区受东南信风影响
【小题2】绿化带要求树木种植的密度比较大、旱季不落叶,主要原因是
A.气候干旱降水少
B.可提供充足的木材
C.可有效抵御风沙
D.阻挡南部沙漠北移
同类题4
下图为“世界六种主要植被类型的气候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某大陆①→②→③植被类型的更替现象
A.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
B.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从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
C.其影响因素主要是水分条件
D.在南半球高纬地区最为显著
【小题2】有关③、④植被类型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③、④植被类型的分布范围有重叠
B.③、④植被类型分布的纬度较相似
C.③植被类型分布范围内的气候特征为全年温和湿润
D.④植被类型分布范围内的气候特征为全年高温多雨
同类题5
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B地自然带的分布属于( )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