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根据陆地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完成下列问题。
(1)若该图表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各环境要素的关联性,请指出各要素的表现。
(2)区域生态系统的变化往往会影响地貌的发育过程,试简要分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
(3)请从上面两个实例简要归纳陆地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05-05 09:10: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判断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
①土壤水增多 ②库区蒸发量增大 ③蒸腾加强 ④植被覆盖率增加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小题2】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对尼罗河河口地带产生的负面影响有( )
①土壤肥力下降 ②产生土壤盐碱化 ③洪涝灾害加剧 ④渔业产量下降 ⑤三角洲面积扩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④
同类题2
下图为“某地区地理环境演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引起该地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地形变化
B.砍伐植被
C.气候变化
D.农业开发
【小题2】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独特性
B.地理环境的区域性
C.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同类题3
大约在4 000万年前,青藏高原开始从海底隆升。经过漫长而缓慢地抬升,现在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已超过4 500米,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
结合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方框内①②③对应的内容分别是
A.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B.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空气稀薄
C.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
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
【小题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下列现象与青藏高原地理环境不相符的是
A.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
B.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
C.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D.植被为高山草甸草原,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为主
【小题3】对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特征形成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植被
B.地形
C.河流
D.气候
同类题4
下图所示M区域(阴影区),三十多年前曾经是一片荒原,在巴西政府的支持和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如今已变成可以实施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世界新粮仓,有巴西“谷物带”之称。据此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M区域中部地带年降水极少的月份多出现在
A.4-5月
B.7-8月
C.9-10月
D.11-12月
【小题2】农业科研人员在改造M区域不利生产条件时,可能采取的有利措施是
A.改良土壤,施加石灰及有机肥
B.平整土地,修筑不同规模梯田
C.开挖运河,扩大河水灌溉面积
D.综合规划.作物播种收割统一
同类题5
自然地理环境的两个基本特征是( )
A.差异性和整体性
B.差异性和相同性
C.独立性和整体性
D.个体性和整体性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