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致使动植物具有耐寒的特征,这体现的区域特征是
A.开放性
B.差异性
C.整体性
D.联系性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1-15 10:50: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劣地式红层荒漠(俗称“牛肝地”)是发育在以红层软岩为主的区域,以密集侵蚀沟和风化壳裸露为标志的红层荒漠。读某地区不同演替阶段下的植物群落与土壤特征变化图,
注:红层软岩是外观以红色为主色调的中、新生代的碎屑沉积岩,以陆相沉积为主,岩性以砂岩、泥岩、页岩为主。导致植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异
B.地表形态变化
C.土壤肥力变化
D.过度农业活动
同类题2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是以水分为基础的。
同类题3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回答小题。
【小题1】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
A.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
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
【小题2】从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A.水分
B.光照
C.土壤
D.热量
【小题3】我国南方季风区,高温多雨,地表发育了红壤,丘陵上长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网密布。这种自然特征体现了()
A.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B.陆地环境的差异性
C.南方环境的独特性
D.自然景观的差异性
同类题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西辽河流域图
材料二 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的变化示意图。
(1)简述西辽河的水文特征。
(2)读材料一,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说明大兴安岭对图示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影响。(6分)
(3)推测西辽河流域农牧交错带的空间变化特征,并简述其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
同类题5
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距今3500年以来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反映了 ( )
A.海平面间歇性下降
B.气候持续性变暖
C.海滨泥沙不断淤积
D.地壳阶段性下沉
【小题2】渤海湾距今3500年以来贝壳的生长数量出现阶段性的最低值,最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 )
A.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B.水体富营养化
C.工业污染
D.全球变暖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