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姚明在整个NBA赛季中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成为关注的目标。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他的体型?他的亲切?还是他的什么?
B.诈骗犯有一种特长,讲究“适销对路”:你迷信鬼神,他就以鬼神为饵,你迷信权利,他就以权利相诱。
C.“留住济南”图片展深深吸引了观众。那小巷,那泉水,那绿草青苔,已经成了难以寻觅的影子——真可谓“梦忆深深深几许,一街一巷总关情。”
D.据考证,古历下亭址在今名士阁西侧(该处现有一石碑,正面题“古历下亭址”五个大字,背面刻有杜甫《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1-01 02:43:2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国家跨入改革发展新时期的大背景下,基层青年在想什么、做什么,他们有什么样的期盼与梦想?为此,本报自今日起推出“我的2013”栏目,讲述他们的故事。
B.一旦“玉兔”进入休眠,将会断绝与地面的一切联系。“对唤醒再担心也没用,因为地面无能为力,只有‘玉兔’自主苏醒了,才能恢复和地面的联系”,29岁的嫦娥三号巡视器主管设计师薛博说。
C.已退出北约自主招生联盟的复旦大学公布了该校《2014年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暨 “望道计划”体验营招生简章》(面向除苏、浙、沪外的全国其他地区)。
D.据调查,2013年农民工年人均粮食需求比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分别高119.14和51.04公斤,人均日消费粮食增加20%;动态预测显示,到2030年,中国至少有2亿农民移入城镇,粮食供求矛盾将日益加剧。
同类题2
下面的报道,在语言表达、标点使用和文学常识等方面存在多处错误,请指出其中四处并加以修改。(4分)
①老舍先生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茶馆》《龙须沟》《北京人》等。②他的作品《茶馆》年年都被北京人艺搬上舞台,每年演出20场,场场爆满。③3月17日,《茶馆》本年度演出落幕已三天,仍有不少观众给北京人艺打来电话,垂询有关演出的信息。④“《茶馆》是北京人艺的‘镇院之宝’,”北京人艺院长张和平深有感触地说,“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继承老一辈艺术家留下的宝贵家产。”⑤《茶馆》何以久演不衰?除了该小说本身具有穿越时空的深邃含义外,还在于两代艺术家的成功演绎,更在于北京人艺现实主义演艺风格的艺术魅力。⑥如今第二代演员多数年过半百,目前当务之急是培养年轻演员。⑦北京人艺副院长濮存昕介绍,最新版《茶馆》里已经有一个刚毕业的中戏学生参演(饰康顺子父亲康六)。
(1)序号
;修改方法:
(2)序号
;修改方法:
(3)序号
;修改方法:
(4)序号
;修改方法:
同类题3
下列句子标点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很怀疑人类对这个物质世界的认识真有穷尽的一天?按照事物的相对性推导,是否还存在一种与物质相对的反物质?
B.古语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牧民》)”政治的清明和文化的复兴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
C.农历新年的习俗可多啦,有贴春联、挂年画、舞龙灯、放花炮、穿新衣……等等,到处呈现祥和、热闹的气氛。
D.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个人思想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处理得好,生活才能愉快。
同类题4
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滚石30年”演唱会在重庆成功举办,观众们见证了重庆有史以来演出规模最大,演出时间最长,参与明星最多的一次历史性盛会,同时也见证了重庆这座城市的影响力。
B.“住一处,红一片;走一路,红一线。”雷锋精神宣讲者、66岁的河北老人段荣会说,“宣传雷锋精神要立足邯郸,辐射石家庄,进军北京。”
C.秦少游《踏莎行》曰:“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一个迷字便摄住了月光的精髓。
D.是如此秀美的自然风光孕育了馥郁的人文资源?还是如此绵长的文脉书香守护了这里的山山水水?其实,这两者本来就是一体,只有两者的融合——“天人合一”才是世上最美的风景。
同类题5
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停留在幽静的林间,抬眼望去,往日的绿色,忽然显得那么厚重斑斓。是被秋风所感染,还是绿色已经疲惫?是个性的宣泄,还是世界本身的灿烂?
B.在南京天成艺术中心的创始人郭海平看来,精神病人的艺术创作完全发自内心,“这绝非慈善,他们本来就是天生的艺术家”。
C.小小的鞭炮和烟花承载着一个民族的记忆。“照潭出老蛟,爆竹惊山鬼(刘禹锡)”,“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是唐宋文人的节日喜庆;“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鲁迅)”却是现代志士的悲壮酸楚。
D.归隐是旧时文人理想中的一种闲散生活——躬耕、沽酒、题诗、作画、对弈……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古往今来很少有人情愿过这种生活。
相关知识点
语言文字运用
句子
标点符号
问号(?)
引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