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南美洲局部地区示意图,庚所示区域为安第斯山脉。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地区和戊地区纬度位置相似,但是气候类型不同,请分别说出主要成因。
(2)请归纳甲、乙、丙、丁四地自然带形状的共同特点,并分析成因。
(3)请分析图示地区西海岸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4)有旅行者在庚处地观察到安第斯山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在辛处观察到荒漠景观,请任选其一说明成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01-19 03:26: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位于法国海岸与密林之间的P沙丘(0°34’E,44°50’N,见下图)目前正以每年5米的速度侵占森林。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形成P沙丘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砍伐
B.气候干旱
C.海水堆积
D.风力堆积
【小题2】P沙丘的存在,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
B.非地带性规律
C.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规律
D.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同类题2
部分冰川表面会覆盖由岩石碎屑等杂质组成的表碛。据观测表碛厚度会影响冰川的融化速度。读我国某地冰川区表碛厚度随海拔高度变化图。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表碛的分布特征是
A.海拔越高,表碛面积越大
B.海拔越高,表碛面积越小
C.海拔越低,表碛厚度越大
D.海拔越低,表碛厚度越小
【小题2】表碛厚度会影响冰川融化速度是因为表碛直接改变
A.地表反射率
B.大气逆辐射
C.太阳辐射
D.地面辐射
同类题3
南美洲的“瓶子树”,因其独特的体型而闻名。多雨时期,它利用发达的根系,最大限度地吸收并贮存水分;干旱季节,则通过落叶或开花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和损失。左图为“瓶子树”景观图,右图为南美洲地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瓶子树”主要分布在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小题2】“瓶子树”储水的时期为
A.4月-9月
B.6月-9月
C.7月-8月
D.10月-次年3月
【小题3】影响“瓶子树”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洋流
D.海陆位置
【小题4】“瓶子树”奇特的模样与功能是气候、植物等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适应性
B.开放性
C.差异性
D.整体性
【小题5】甲-乙-丙-丁地自然景观的变化主要反映了
A.纬度地带性(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经度地带性(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带性(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
同类题4
几乎像永恒的约定,每当季节变换,生活在阿尔泰山、天山、帕米尔高原的农民便开始“搬家”,从山前平原搬到深山里,再从高山带回到河谷低地或沙地。他们敏锐地踩着季节的节奏,与之周旋、适应,永远在路上,并因此形成了新疆才有的行吟诗人般的生活。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材料中所述地区与季节对应关系较为科学的一组是
A.山前平原—夏季
B.高山-春季
C.河谷低地-冬季
D.沙漠-秋季
【小题2】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属于
A.垂直地带性分异
B.非地带性分异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D.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同类题5
郑渝(郑州至重庆)铁路是中国高速铁路网规划的重要线路,初步规划有①线、②线两种方案。下面左图为郑渝高速铁路规划示意图,右图表示A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状况。读图回答问题。
(1)描述②线经过的A山地南坡与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夏秋季节,甲地附近有夜间多雨的现象。结合地形特点,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分析其原因。
(3)从城市化角度指出高速铁路建成后对甲城发展的作用。
(4)对规划中的①、②两条线路,你认为哪一条更合理,简述理由。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