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几乎像永恒的约定,每当季节变换,生活在阿尔泰山、天山、帕米尔高原的农民便开始“搬家”,从山前平原搬到深山里,再从高山带回到河谷低地或沙地。他们敏锐地踩着季节的节奏,与之周旋、适应,永远在路上,并因此形成了新疆才有的行吟诗人般的生活。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材料中所述地区与季节对应关系较为科学的一组是
A.山前平原—夏季
B.高山-春季
C.河谷低地-冬季
D.沙漠-秋季
【小题2】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属于
A.垂直地带性分异
B.非地带性分异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D.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2-26 09:42:5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剑麻喜高温多雨的高坡环境,有“绿色金子”之称,广泛运用在运输、渔业、石油、冶金等各种行业。图示地区是它的原产地,目前这里的产量仍很大。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根据图示信息判断,注入太平洋的河流比流入大西洋的河流
A.流程长
B.平均流速慢
C.流量小
D.流量季节变化小
【小题2】图示太平洋沿岸的自然植被是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
C.热带荒漠
D.温带荒漠
【小题3】导致该区域剑麻产量大的主导社会经济条件是
A.人口众多
B.大型飞机的出现,交通条件改善
C.距发达国家近,市场广阔
D.高温多雨的气候
同类题2
位于法国海岸与密林之间的P沙丘(0°34’E,44°50’N,见下图)目前正以每年5米的速度侵占森林。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形成P沙丘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砍伐
B.气候干旱
C.海水堆积
D.风力堆积
【小题2】P沙丘的存在,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
B.非地带性规律
C.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规律
D.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同类题3
结合下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最有可能观察到左图中景观的地点,是右图中的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小题2】在左图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
A.终年积雪区
B.高山草甸带
C.云杉林带
D.山麓草原
同类题4
读我国部分地区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图示区域的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A.受夏季风影响武夷山脉东坡夏季气温低于西坡
B.受江淮准静止锋的影响图示地区春雨绵绵
C.武夷山脉出现的垂直自然带谱比台湾山脉复杂
D.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形成台湾岛
【小题2】改革开放以来,M省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其原因主要是
A.临近港澳台地区,地理位置优越
B.乡镇企业环境污染小,建设成本低
C.与发达地区相比劳动力丰富廉价,且素质高
D.产业结构调整,吸引劳动力指向型产业迁入
同类题5
下图阴影部分表示某自然带的分布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在下图所示的几种气温年内变化和年降水量情况中,与该自然带相符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A、B、C、D四处形成该自然带的共同原因是
A.多山地高原,地势高、气温低
B.气温高对流旺盛,降水丰富
C.位于信风带,沿岸暖流流经
D.终年受赤道暖流的影响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