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几乎像永恒的约定,每当季节变换,生活在阿尔泰山、天山、帕米尔高原的农民便开始“搬家”,从山前平原搬到深山里,再从高山带回到河谷低地或沙地。他们敏锐地踩着季节的节奏,与之周旋、适应,永远在路上,并因此形成了新疆才有的行吟诗人般的生活。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材料中所述地区与季节对应关系较为科学的一组是
A.山前平原—夏季
B.高山-春季
C.河谷低地-冬季
D.沙漠-秋季
【小题2】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属于
A.垂直地带性分异
B.非地带性分异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D.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2-26 09:42:5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日照百分率是实际日照时间与可能日照时间的百分比。下表为亚欧大陆38°N-52°N之间四地日照百分率(不考虑地形因素)的季节变化。据表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四地的地带性植被是
A.①地为温带草原
B.②地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③地为温带荒漠
D.④地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小题2】导致③地7月日照百分率全年最小的原因是()
A.受东南季风控制降水多
B.受中纬度西风控制降水多
C.受东北信风控制降水少
D.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
同类题2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岛屿两侧①②两种自然带的差异体现了:( )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小题2】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①自然带成因相同的是:( )
A.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西海岸
B.赤道附近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带
C.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带
D.南半球缺失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同类题3
读“非洲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图”,①②③④代表不同自然带,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在20°N纬线穿过的世界陆地自然带中,面积最大的是本图中( )
A.③
B.②
C.①
D.④
【小题2】该地区( )地带性表现十分明显,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的差异
A.经度 水分
B.纬度 热量
C.垂直 水热状况
D.洋流 地形
【小题3】图中四个自然带,在地带性因素与非地带性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是 ( )
A.①
B.①②
C.②④
D.①②③④
同类题4
下图为“祁连山冰川朝向玫瑰图”,它是把祁连山总的冰川条数和面积分成100份,把其中4份作为一个长度和面积单位,按不同的方向绘制。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祁连山冰川的分布:
A.东多西少
B.南多北少
C.西多东少
D.北多南少
【小题2】东北和西北朝向冰川条数相当,但面积差异显著。因为东部比西部:
A.日照时间更长
B.降水总量更多
C.太阳辐射更强
D.蒸发强度更大
【小题3】古人曾对祁连山下狭长地带的景象描述为:
A.弱水西流接汉边,绿杨荫里系渔船
B.武夷真是神仙境,已产灵芝又产茶
C.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同类题5
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 墨脱,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东端南缘,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穿越全境,这里四季如春,雨量充沛。墨脱县有“植被类型天然博物馆”之称,植物种类繁多、植被结构复杂,生长着樟木、楠木、乌木、铁木、红豆杉和有“天然活化石”之称的桫椤等80多种国家级重点保护珍稀植物。1982年开始对多雄拉山南坡至布裙山一带的八个垂直自然带谱进行重点保护。境内居民主要为门巴族、珞巴族,2005年,全县总人口10019人。2013年10月30日,墨脱公路(墨脱至波密)正式通车,结束了墨脱不通公路的历史。修建该公路最艰巨的是打通海拔3700米的嘎隆拉雪山隧道,它穿越多条断裂带,施工中还出现大量涌水、渗水问题。
材料二 下图墨脱及其周边区域示意图。
(1)简析墨脱有“植被类型天然博物馆”的主要原因。
(2)简析建设墨脱公路的积极意义。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