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土壤在水和风力等外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的过程,称为土壤侵蚀。
读印度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甲、乙、丙、丁四地中,土壤侵蚀危害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丙地地表主要的自然景观是( )
A.森林
B.草原
C.荒漠
D.沼泽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3-14 10:56: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某山地等高线、等温线、雪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山地南坡属于( )
A.阳坡和背风坡
B.阴坡和背风坡
C.阳坡和迎风坡
D.阴坡和迎风坡
【小题2】图中①②之间分布最广的植被及其成因最可能为( )
A.灌木林—冰雪融水量大
B.针阔混交林—冰雪融水量大
C.高寒荒漠—气温太低
D.高山针叶林—冰雪融水量大,但气温低
同类题2
读南半球某区域气温、年降水量随地势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山地降水量最多的地方,7月气温大约为( )
A.10℃
B.0℃
C.-5℃
D.-15℃
【小题2】对甲、乙两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阳坡,且雪线高
B.甲为阳坡,且雪线低
C.乙为阳坡,且雪线高
D.乙为阳坡,且雪线低
同类题3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沿箭头b方向自然带的变化属于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向内地的地域分异
C.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现象
【小题2】沿箭头d方向属于非地带性现象,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海陆分布
C.人类活动
D.岩石性质
同类题4
西秦武力消灭六国,实施暴政,中原移民开始大批南下,形成了有“东方犹太人”之称的客家人。读“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自然景观是
A.针叶林一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一热带季雨林
C.落叶阔叶林一常绿硬叶林一热带雨林
D.针阔混交林一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
【小题2】客家人南迁过程中体会到了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具体表现为
A.以水分为基础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以地形为基础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以热量为基础的地域分异规律
同类题5
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苔原带中该森林植被增长趋势明显。主要原因是
A.光照增强
B.水土流失加重
C.降水减少
D.气候变暖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荒漠化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