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澳大利亚地形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留学澳大利亚的小明同学安排了一次愉快的圣诞旅行,沿途欣赏美丽的澳大利亚风光。小明从澳大利亚东部A地出发,借助地面交通,先到B地;然后由东向西游历C地后到达D地;最后从D地乘飞机直达E地。
(1)小明同学从A地到B地的旅途中观察到热带、亚热带的自然带景观,这些景观的变化反映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分析引起这种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
(2)小明在C地和D地时分别领略了何种自然带景观?从B到C,再到D,这一路景观的变化体现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分析引起这种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
(3)小明在A、E两地感受到明显的气候差异,分别说明两地当时的气候特征,并分析成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10-01 08:43:4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皮拉大沙丘(图)位于大西洋畔的法国西南部波尔多市(0°34′E,44°50′N),它的东边是郁郁葱葱的森林。皮拉沙丘以每年5米的速度持续向内陆推进。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皮拉大沙丘向内陆推进的主要原因是
A.受盛行西风影响
B.沿岸山地阻挡海洋水汽的深入,降水少
C.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D.寒流流经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小题2】该地景观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D.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同类题2
下图为我国东部季风区四地气温统计资料。据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仅考虑纬度因素的前提下,四地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列依次是( )
A.①③②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①④
D.④②③①
【小题2】如果②地的纬度比④地低,则②地最可能位于
A.四川盆地
B.青藏高原
C.东南丘陵
D.华北平原
【小题3】为了探究霜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小组成员在棉花试验田上铺了一层粗砂进行试验。与不铺砂的棉田相比,铺砂棉田的( )
A.霜冻发生几率增加
B.霜冻发生几率减少
C.棉花花期不变
D.棉花花期滞后
【小题4】下列地理事物的排列顺序中,反映我国东部季风区热量自北向南变化规律的是
A.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B.冬小麦-玉米-春小麦-水稻
C.热带荒漠-热带草原-热带雨林
D.一年一熟-一年两熟-两年三熟-一年三熟
同类题3
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如右图所示,读图完成各题。
【小题1】该山地是()
A.武夷山脉
B.黄山
C.泰山
D.秦岭
【小题2】该山地南、北两侧自然带基带的不同体现了()
A.经度地带性规律
B.纬度地带性规律
C.垂直地带性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
同类题4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一般低纬度地区的物种丰富度多于高纬度地区。山地中坡地的面积大小也会影响生物的数量,从而对物种的丰富度产生影响。图7为秦岭主峰太白山不同海拔段的坡地面积和物种丰富度变化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太白山南侧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针阔混交林
【小题2】太白山区物种丰富度最高的海拔大约是
A.700米
B.1300米
C.2000米
D.2200米
【小题3】太白山3500~3700米海拔段物种丰富度较低的原因可能是
A.土层薄,水分不足
B.山地坡度小,阴坡面积大
C.降水少,光热不足
D.坡地面积小,水热条件差
同类题5
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⑦—⑧—④—⑤的更替,反映了自然带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
(2)⑦自然带名称是___________,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
(3)图中北半球有两处自然带相同,但气候类型不同,这种自然带的名称是___________,气候类型在大陆西岸是___________气候,在大陆东岸是___________气候;有两处气候类型相同,但自然带不同,这两种自然带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表示某科学考察队从东北平原详细考察,经大兴安岭、内蒙古草原,最后到达塔里木盆地。在这个过程中,自东向西,自然带变化属于___________地带性。这种地域分异是以___________为基础,在___________纬度表现最为明显。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