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初冬时节,北方的很多城市道路两侧的树木都被涂白(下图),就像穿了“白裙”,树木涂白是指用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等)将树干涂成白色,一般涂刷至距地面1.1-1.5m的高度。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绿化部门给行道树穿“白裙”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树木营养
B.提高抗病能力
C.防治牲畜啃食
D.防止冬春火灾
【小题2】树木涂白后
A.减少地面长波辐射,提高地面温度
B.促使树木萌芽,躲过早春低温冻害
C.减小树干昼夜温差,减轻树皮开裂
D.增加对阳光的吸收率,减少树木落叶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2-29 06:44: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气候、植被和土壤分布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与图中“暖湿气候”相对应的植被主要有
A.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热带草原和热带雨林
C.热带雨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寒带针叶林
【小题2】“砖红壤→红色栗钙土→红色棕钙土→荒漠土壤”的变化过程体现的规律及影响因素分别是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热量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水分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热量
D.地方性分异规律、海陆分布
同类题2
费沙岛地处澳大利亚东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沙积岛,岛上拥有沙丘、雨林、河流、淡水湖。
结合图形,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对岛上雨林广布的原因,推断不合理的是( )
A.纬度较低,雨热充沛
B.雨林下沙地土壤肥沃,利于雨林生长
C.来自海洋的盛行风带来较充沛的降水
D.沿岸有暖流流经,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小题2】澳大利亚农牧业发达,与Ⅳ地带比较,Ⅱ地带发展畜牧业的最大优势是( )
A.靠近市场
B.科技水平高
C.土地租金低
D.草场资源丰富
同类题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研究高山植被演替对探究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某山海拔2140-2220米原以耐寒矮小灌木和苔藓地衣为主,草本植被难以生长,仅零星分布于“特殊区域”。近几十年来,随着气候变暖,该地区草本植物不断入侵,使原有的灌木萎缩退化。某地理科考队调查该区域时发现,不同海拔高度和坡度的草本入侵程度有显著差异(下图);随着草本植物入侵的加剧,被侵入地区的土壤水分增加,有机质含量减少。
(1)判定草本入侵前“特殊区域”所在的部位,并说明判断依据。
(2)与坡度角小20°的部位相比,说明坡度角大30°的部位易被草本入侵的原因。
(3)分析草本入侵后土壤水分增加的原因。
(4)分析随着气候变暖,该区域土壤有机质减少的原因。
同类题4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北产业结构变化表。
材料二 东北某城市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图。(左图)
材料三 三江平原湿地变化图。(右图)
(1)产业结构调整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措施之一。与1978年相比,2005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什么__________。
(2)材料二图中,字母A表示______工业,B表示______工业。试分析材料二所示产业结构调整模式的优点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判断,1954年至2000年三江平原地区土地利用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了哪些影响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坦桑尼亚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经济以农业为主。 随着人口的增长,该国耕地面积持续扩大,牧场放养密度不断增大。读坦桑尼亚简图(甲)和M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1)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M山的雪线变化趋势为
。
(2)与北坡相比,M山同一森林带在南坡分布的海拔上限较
,试分析其原因。
(3)试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该国耕地面积增加可能对自然地理环境中生物、河流、土壤等要素带来的影响。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生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