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虽然文在寅就任韩国总统后释放出了与中国改善关系的善意,也派出了高级别代表团参加中国“一路一带”国际高峰合作论坛,可面对“萨德”问题时却变得期期艾艾,不知所措。
②对联这种具有深厚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学样式自问世之日起,就以其尺幅千里的特色赢得了广大创作者和欣赏者的青睐。
③近期中央党校认真组织各级党员干部观看了《四风之害》和《铁律无情警钟长鸣》等警示教育片,告诫党员干部做到既认真学习党纪党规这些清规戒律,又要切实做到懂规矩、守底线、拒腐蚀、永不沾。
④阵阵春雨过后,沂蒙山旅游区龟蒙景区内春意渐浓,绿树红花相映成趣,绚烂的色彩如同一幅重彩油画,真可谓人间仙境,秀色可餐。
⑤十八年的栉风沐雨,商务快车已经足够强盛,为众多的企业带来商机,是企业应对金融寒冬最有效的利器。
⑥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还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任务,所以教师就该危言危行,不能在言行上有丝毫的放纵。
A.①③⑥B.①③⑤C.②④⑤D.③④⑤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7-09-06 10:25: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下列小题。
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如何把文字、图形等信息准确、快捷地记录在能够长期保存的栽体上,而且这个栽体要廉价、体小、量轻,容易携带或者收藏,是人类告别了___________时代之后从结绳记事时开始的梦想。
为了梦想中的栽体,古人____________,绞尽脑汁:甲骨,竹简、泥版书、莎草纸、锦帛、羊皮、棕桐叶、椰子叶……然而这些栽体都各有____________的缺点。例如.中国有“学富五车”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读的书多到要用五辆车来装。其实,因为古代的“书”是以竹子为栽体的竹简,所以古代这五辆车装的书恐怕还比不上当今能放进手提包内的一部《辞海》记载的文字多。
到了中国东汉时代的公元105年,(   ),这才使信息栽体发生了革命性的巨变。解决了栽体问题之后,还要解决另一个问题:如何准确、快捷地记录图文等信息。这一任务由伟大的另一位发明家——中国北宋时代的刻字工人、市衣出身的毕昇完成。在11世纪通过他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能重复不断地把图文印刷在纸上之后装订成书。活字印刷与此前的雕版印刷相比,优点明显:后者要求每一种书都需要重新雕刻一套新的雕版,前者只需要排列组合那些“活”的泥字或者木字。
毕昇革命性的活字印刷让此前的雕版印刷黯然失色,而且被不断改进,成为_____________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生吞活剥   殚精竭虑   显而易见   首当其冲
B.生吞活剥   处心积虑   昭然若揭   举世闻名
C.茹毛饮血   处心积虑   昭然若揭   首当其冲
D.茹毛饮血   殚精竭虑   显而易见   举世闻名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伟大的发明家蔡伦用后人所称的“蔡侯纸”奏报朝廷
B.奏报朝廷后,伟大的发明家蔡伦使用的是后人所称的“蔡侯纸”
C.伟大的发明家蔡伦奏报朝廷使用的后人所称的“蔡侯纸”
D.用后人所称的“蔡侯纸”奏报朝廷的是伟大的发明家蔡伦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一任务由另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中国北宋时代的刻字工人、布衣出身的毕昇完成。
在11世纪通过他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能重复不断地把图文印刷在纸上之后装订了成书
B.这一任务由另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中国北宋时代的刻字工人、布衣出身的毕昇完成。
他在11世纪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能重复不断地把图文印刷在纸上之后装订成书
C.这一任务由伟大的另一位发明家——中国北宋时代的刻字工人、布衣出身的毕昇完成。
在11世纪通过他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能重复不断地把图文印刷在纸上之后装订成书。
D.这一任务由另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中国北宋时代的刻字工人、布衣出身的毕昇完成。
他在11世纪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在纸上能重复不断地把图文印刷之后装订成书。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明不仅是倡导、教育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梳理中外社会文明史就能发现,( )。去日本旅游的人,往往会感慨于其公共文明:一丝不苟的垃圾分类,不留一片垃圾在体育赛场, 的公共场所……究其源头,1948年出台的《轻犯罪法》 。即便如此,上世纪80年代,富起来的日本人在走出国门时也产生过大声喧哗、不守秩序,以至于日本媒体写社论提示国民文明出游。可见,约束是压舱石,一旦脱离执法环境、缺少了刚性约束,已经提升的文明素质也可能又倒退回去。又比如,许多人羡慕欧美国家立法保护小动物,殊不知养犬人身上背负的义务条款 :上保险、打疫苗、戴口套,攻击性犬的主人还需在庭院明显处坚立标牌,等等。在现代社会,法律规则就是在权利与义务之间的那条绳子,松紧适度、两头不落,才能让更多人知边界、明事理、懂规矩、不逾矩。正是因为醉驾入刑,“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在中国社会 ;正是因为“失信者黑名单”制度持续发力,欠债故意不还的老赖开始减少。“一时不文明,时时受约束;一处不文明,处处受阻碍”,只有形成这样的鲜明导向,才能让文月的举止始于自发、成于自觉。

【小题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果要提高社会的文明素养,就必须加大持续管理的力度
B.只有加大持续管理的力度,才能不断提高社会的文明素养
C.一个社会的文明素养,既是历史演进的结果,也是持续管理的结果
D.一个社会的文明素养,既是持续管理的结果,也是历史演进的结果
【小题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井井有条   功德无量   数不胜数   风靡一时
B.井然有序   功不可没   数不胜数   蔚然成风
C.井井有条   功不可没   擢发难数   风靡一时
D.井然有序   功德无量   擢发难数   蔚然成风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上世纪80年代,富起来的日本人在走出国门时也出现过大声喧哗、不守秩序,以至于日本媒体写社论提示国民文明出游。
B.上世纪80年代,富起来的日本人在走出国门时也产生过大声喧哗、不守秩序的问题,以至于日本媒体写社论提示国民文明出游。
C.上世纪80年代,富起来的日本人在走出国门时也产生过大声喧哗、不守秩序,以至于日本媒体写社论提醒国民文明出游。
D.上世纪80年代,富起来的日本人在走出国门时也出现过大声喧哗、不守秩序的现象,以至于日本媒体写社论提醒国民文明出游。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