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独特,秀色可餐,别的不说,单那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枫叶就够令人神往的。
②身处高二的我们踌躇满志,意气昂扬,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父母亲人的期待而做着不懈的努力。
③每当女儿、女婿“常回家看看”,我们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我们不是侃钓鱼经、切磋钓技,就是谈写作收获、投稿门道。
④部分高校提高学费的理由是“培养学生的成本上升”,看上去冠冕堂皇。可是,近年来,高校固定资产建设投入过多才是经费紧张的最大原因。
⑤汉高祖在成皋之战中,经历大战七十、小战四十,此战让天下无辜百姓肝脑涂地,尸横遍野,哭泣之声不绝于耳。
⑥城市全景实景地图的功能十分神奇。你可以通过移动鼠标实现360度的旋转,任意选择前后左右等不同方向,设身处地作一番虚拟游览。
A.①②⑥B.①④⑤C.②③⑤D.③④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其他 更新时间:2016-12-24 12:31: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代中国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体现在“义”“利”之辩中。管子是中国古代 的政治思想家,对人的发展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管子认为,物质生活的改善是一个社会政治安定和道德进步的前提和基础,而物质生活满足后,人们就要讲究礼节规范,追求高尚的道德行为。另外,管子认为人性就是    的,人们追逐物质利益也是 的,这是人的天性使然。管子是从寻求人们经济活动的根源中探讨并发现了人性及人的发展问题的,因而认为这是一切“治乱”的根源。 )孟子讲仁义,坚持人性的本质是善的。仁、义、礼、智是四个“初始”,被视为孟子的“四端说”,这是其性善论的直接理论依据。从“人性本善”的观点看,孟子显然是追求精神第一,而不是物质取向第一。在他看来,在人的发展中,仁义是 ,物质财富本身不能成为人的活动的动因。

可见,管子强调功利主义和人的利益原则,从物质取向的角度论述了人的发展问题;而孟子则注重人的精神追求,强调人的道义原则,从精神需求的角度论述了人的发展问题。两者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中国历史的发展,特别是形成“重义轻利”思想。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深谋远虑   见利忘义   无可厚非   中流砥柱
B.出类拔萃   见利忘义   天经地义   中流砥柱
C.深谋远虑   趋利避害   无可厚非   大本大宗
D.出类拔萃   趋利避害   天经地义   大本大宗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同于管子的人性理论,孟子则否定追求物质利益的人性。
B.与管子的人性理论不同,孟子则否定人性是追求物质利益的。
C.孟子则否定追求物质利益的人性,不同于管子的人性理论。
D.孟子则否定人性是追求物质利益的,与管子的人性理论不同。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管子是在寻求人们经济活动的根源中发现并探讨了人性及人的发展问题的,并认为这是一切“治乱”的根源。
B.管子是在寻求人们经济活动的根源中探讨并发现了人性及人的发展问题的,因而认为这是一切“治乱”的根源。
C.管子是从寻求人们经济活动的根源中发现并探讨了人性及人的发展问题的,因而认为这是一切“治乱”的根源。
D.管子是从寻求人们经济活动的根源中探讨并发现了人性及人的发展问题的,并认为这是一切“治乱”的根源。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