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河流中三个不同位置与三幅河流断面图及外力作用形式对应正确的是
A.①—a—侵蚀作用为主
B.②—c—搬运作用为主
C.③—b—沉积作用为主
D.①—c—搬运作用为主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2-02-02 11:37: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Ⅱ为该地区某城市年内各月降水量与气温示意图,试判断其气候类型并描述其气候特点。
(2)根据图Ⅰ,判断该地区的典型地貌是
。在该地貌条件下形成的自然环境特征是什么?
(3)试说明该地区的气候条件对地貌形成的作用。
(4)该地区由于特殊的地貌条件,形成“地下水滚滚流,地表水贵如油”的现象,试分析其原因。
同类题2
黄土高原地区黄土的成因及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聚成原因是( )
A.前者是风力堆积作用,后者是流水侵蚀作用
B.前者是风力堆积作用,后者是流水沉积作用
C.前者是流水沉积作用,后者是褶皱和断层作用
D.前者是流水侵蚀作用,后者是褶皱和断层作用
同类题3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形成图中海岸线特征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流水侵蚀
B.冰川侵蚀
C.海浪侵蚀
D.地壳下陷
【小题2】甲地气候要素与同纬度大陆东岸差异明显,最主要的原因是受 ( )
A.气压带的影响
B.夏季风的影响
C.地形的影响
D.洋流的影响
同类题4
在风力作用下岩石不断变碎的过程就是风化作用。
同类题5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柴达木盆地是巨大的山间断陷盆地,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今天的柴达木盆地气候以干旱为主要特点,气温变化剧烈。西北的南八仙有一系列与盛行风向平行的长条形土墩、凹地沟槽间隔分布的地貌组合。东南诺木洪附近的一片荒漠地带中,有数以亿计的贝壳同含有盐碱的泥沙凝结在一起形成贝壳梁。下图为柴达木盆地局部区域图。
(1)说明柴达木盆地夏季气温日变化剧烈的原因。
(2)分析南八仙地区地貌形成的原因。
(3)推测诺木洪附近贝壳梁的形成过程。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