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黄土高原地区黄土的成因及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聚成原因是( )
A.前者是风力堆积作用,后者是流水侵蚀作用
B.前者是风力堆积作用,后者是流水沉积作用
C.前者是流水沉积作用,后者是褶皱和断层作用
D.前者是流水侵蚀作用,后者是褶皱和断层作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9-18 02:02: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回答问题。图中甲处为 ( )
A.发育于山前的洪积一冲积扇
B.发育于山前的河漫滩平原
C.发育于河流中下游的冲积扇
D.发育于山前的三角洲平原
同类题2
读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地层新老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由老到新:砾岩—泥页岩一泥岩
B.由新到老:泥灰岩一白云岩—砂岩
C.岩浆侵入时间早于泥灰岩形成前
D.岩浆侵入时间晚于泥岩形成后
【小题2】下列关于图中地质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两座山峰皆位于背斜顶部
B.两座山峰,一座位于背斜顶部,一座位于向斜槽部
C.两条断层之间的地层形成了典型地垒构造
D.图中地层受到了明显的内力挤压作用
同类题3
天山大峡谷(图甲)由红褐色的巨大山体群组成。这里山体高大,山坡陡峭,峡谷细长,山体由红色岩石和粗砂砾石组成。谷内山体陡峭险峻,奇峰异石,千姿百态。崖壁下部有大大小小洞穴分布,图乙为岩石转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崖壁下部洞穴成因最有可能是()
A. 冰川侵蚀 B. 风力侵蚀
C. 流水侵蚀 D. 海水侵蚀
【小题2】据图文资料,判定该峡谷主要岩石为()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同类题4
读下图所示的两种地貌景观,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甲图所示地貌名称为( )
A.三角洲
B.V形谷
C.冲积扇
D.沙丘
【小题2】乙图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A.风力侵蚀
B.风力堆积
C.流水侵蚀
D.流水堆积
同类题5
从水动力对碎屑物质的搬运和沉积作用来看,湖滨浅水地区主要有垂直于湖岸方向的波浪和平行于湖岸方向的沿岸流两种动力的搬运与沉积作用。波浪作用下往往形成与岸线平行、且向陆一侧与岸相连的滩,而沿岸流作用下往往形成与岸有水体间隔的坝。图示为呼伦湖滨湖水动力示意图。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①②③④四处水域,最有可能分别发育有滩和坝的是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①
【小题2】图示湖岸滩、坝面积较大的时间可能为
A.11月~12月
B.4月~5月
C.8月~9月
D.10月~11月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