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中实线和虚线表示自然状态下某河流两个不同时期的河岸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线河岸形成时间早于虚线河岸
B.河岸的变迁只与地转偏向力有关
C.甲乙丙三处,甲处侵蚀作用最强
D.甲乙丙三处,乙处以堆积作用为主
【小题2】若图示河段形成“地上河”,其成因不可能是
A.河道弯曲,水流不畅
B.防御洪涝,人工修堤
C.中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D.地壳断裂,局部抬升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4-12-05 08:36: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根据图示信息推断沿海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小题2】图示地区塑造地表的外力作用有()
①流水侵蚀②冰川侵蚀③风力侵蚀④流水沉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同类题2
下列平原中,主要由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
A.东欧平原
B.亚马孙平原
C.密西西比平原
D.印度河恒河平原
同类题3
下图为我国某地貌景观图。据此完下列各题。
【小题1】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
D.海浪侵蚀作用
【小题2】该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
A.云贵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青藏高原
【小题3】该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水污染
D.大气污染
同类题4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分析图中甲、丙两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的原因。
(2)甲处的地貌形态是
;乙、丙两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乙
;丙
。
(3)①是水循环的
环节;河流形成的初期主要以
为主,形成
(地貌);图示水循环类型是
;水循环②环节在我国的表现形式主有
、
。
(4)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如果只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甲地和丙地哪地更合理?请说出理由。
同类题5
形成黄土高原及其千沟万壑地表的主要原因,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A.流水堆积,流水侵蚀
B.风力堆积,流水侵蚀
C.风力侵蚀,流水堆积
D.流水侵蚀,植被不良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