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某外力作用对岩石的影响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能正确反映此外力作用过程的是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乙→丙→甲→丁
D.丙→甲→丁→乙
【小题2】下列地区中,该外力作用表现最明显的是
A.刚果盆地
B.大自流盆地
C.黄土高原
D.拉布拉多高原
【小题3】某地所在的地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60°,则该地昼长达到一年中最长时,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A.36.5°
B.53.5°
C.66.5°
D.83.5°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5-30 01:53: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某时刻地球极地俯视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日甲地比乙地日落
A.晚2小时 B. 晚0小时
B.早2小时 D. 早4小时【小题2】该时刻与北京同属一天的范围约占全球的
A.1/24 B. 11/24
B.13/24 D. 23/24
同类题2
看下图,完成下题。
图中c代表的节气出现时,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此季节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小值
B.此季节新加坡的昼长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
C.此季节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
D.此季节北京的昼长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
同类题3
一艘轮船自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西行,日期要加一天
B.向东行,日期要加一天
C.向西行,日期要减一天
D.向东行,日期要减一天
同类题4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和智慧的结晶,现已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相邻两个节气之间约为15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清明后,我国华北地区( )
A.正午太阳高度渐小,白昼时间渐短
B.雨水增多,太阳辐射强度减弱
C.正午太阳高度渐大,白昼时间渐长
D.白昼时间渐短,地球公转变慢
【小题2】古代主要通过“圭表测影”确定节气,汉中正午日影长度最接近且较短的两个节气是( )
A.惊蛰与清明
B.大雪与小寒
C.白露与寒露
D.芒种与小暑
同类题5
读“地球公转运行位置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地的节气是____,在_____月_____日前后。
(2)地球在C地时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这时堪培拉的季节是____,新加坡的实际季节是____。
(3)在A、B、C、D四点中,地球公转速度较快的是______点,每年7月初地球位于_____点附近。
(4)北极极昼的天数和南极极昼的天数是否相同____。如不相同,____极极昼日数较多,其原因是________。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行星地球
地球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