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和智慧的结晶,现已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相邻两个节气之间约为15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清明后,我国华北地区( )
A.正午太阳高度渐小,白昼时间渐短
B.雨水增多,太阳辐射强度减弱
C.正午太阳高度渐大,白昼时间渐长
D.白昼时间渐短,地球公转变慢
【小题2】古代主要通过“圭表测影”确定节气,汉中正午日影长度最接近且较短的两个节气是( )
A.惊蛰与清明
B.大雪与小寒
C.白露与寒露
D.芒种与小暑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9-07 07:17: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一年之计在于春,自古以来立春是汉族民间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之后天气回暖,万物复苏。2017年立春时间为2017年2月3日23时34分01秒(北京时间)。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日立春时直射点经度大约为
A.127° E
B.135° E
C.26° W
D.53° W
【小题2】该日立春时重庆(30° N)正午太阳高度大约为
A.40°
B.50°
C.60°
D.70°
同类题2
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的特征,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白露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9月的7、8日。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二十四节气可以指导农业生产,如在山东、河南一带种植冬小麦是“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但向北到北京一带是“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那么向南到江苏、安徽等江淮地区“种麦正当时”是( )
A.秋分
B.寒露
C.霜降
D.白露
【小题2】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周为360°,顺地球公转方向,以春分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0°,则白露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约为( )
A.105°
B.165°
C.195°
D.285°
同类题3
读下图,一极地考察船从A地沿东南方向到达B地,到达之日,B地刚好出现极昼现象。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小题2】该考察船出发的时间最可能是( )
A.11月
B.3月
C.6月
D.9月
【小题3】【小题4】考察船到达B地当日,A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
A.28°
B.42
C.48
D.62
【小题5】【小题6】考察船到达B地,其与极点的直线距离约为( )
A.550千米
B.1100千米
C.2330千米
D.4660千米
同类题4
2016年10月17日7时49分,神舟11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生发射中心(100°E)成功发射升空,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此后的一个月内
A.酒泉的昼长一直变短
B.三亚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一直变大
C.地球公转速度一直变慢
D.重庆的日出时间越来越早
【小题2】发射时,酒泉卫生发射中心的地方时是
A.7时49分
B.9时09分
C.6时29分
D.7时09分
同类题5
下表是我国某地连续三个月21日的日出和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可知,从a月21日到c月21日期间( )
时间
a月21日
b月21日
c月21日
日出
5:10
5:05
5:19
日落
19:05
19:20
19:15
A.该地昼长夜短且昼逐渐变短
B.该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C.该地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b月
D.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先向北移再向南移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行星地球
地球的运动
地球公转的特征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