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与图示地区山体岩石、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外力作用对应的是( )
A.石灰岩、球状风化地貌、风力作用
B.花岗岩、流水堆积地貌、流水作用
C.大理岩、喀斯特地貌、风力作用
D.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流水作用
【小题2】该地区成为著名旅游地的优势在于( )
A.地处热带,风景优美,旅游环境容量大
B.景观具有春翡夏翠秋金冬银的季节特点
C.地质地貌景观独特,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
D.水陆交通通达性好,旅游地吸引半径大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7-28 04:13: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所示的地质构造有
A.地垒和地堑
B.断层和褶皱
C.高原和平原
D.陡崖和冲积扇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处地貌由流水侵蚀作用而成
B.③处为风力沉积而形成的平原
C.④处为背斜构造
D.⑥处地壳最不稳定
同类题2
读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20元纸币背面主景图案,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版面的景观是
A.黄土高原
B.桂林山水
C.戈壁荒漠
D.长白山天池
【小题2】该地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A.冰川侵蚀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海浪侵蚀作用
【小题3】形成这种地貌的岩石非常重要,它们的岩石一般为
A.石灰岩
B.花岗岩
C.变质岩
D.岩浆岩
同类题3
读沙粒粒径与起动风速的关系(离地面2m高处)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沙粒粒径(mm)
0.10~0.25
0.25~0.50
0.50~1.0
>1.0
起动风速(m·s
-1
)
4.0
5.6
6.7
7.1
【小题1】风挟带各种不同粒径的沙粒,使其发生位移,这一过程的外力作用是( )
A.风化
B.侵蚀
C.搬运
D.沉积
【小题2】当风速为7m/s时,风挟带的沙粒中已沉积的粒径(mm)是( )
A.0.10~0.25
B.0.25~0.50
C.0.50~1.0
D.>1.0
同类题4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发育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图中甲地反映的地形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准噶尔盆地
【小题2】图中地形的发育主要是受何种外力影响形成的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流水沉积
【小题3】在甲地建设铁路面临的主要困难最可能是
A.冻土和冰川
B.地质基础不稳固
C.沼泽、软土
D.流沙和水土流失
同类题5
我国极端最高气温出现新疆吐鲁番盆地,这里6——8月平均最高气温都在38℃以上,图中甲图为吐鲁番盆地及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乙图为沿甲图中MN线绘制的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8分)。
(1)简述E地冲积扇的形成过程(4分)。
(2)比较乙图中M、N两坡向自然带分布特点的主要差异,并说明差异形成的原因(5分)。
(3)试分析夏季吐鲁番盆地内部易出现高温天气的原因(3分)。
(4)简述图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6分)。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