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西北美洲局部区域图,第四纪冰期北美洲曾经冰川广布,图中甲半岛曾是北美大陆三大冰川中心之一,沿海地区峡湾众多。
(1)据图说出第四纪冰期甲半岛主要外力作用所形成的地形、地貌。
(2)据图推断甲半岛的地势特征并说明依据。
(3)图示半岛聚落主要分布在东南、东部沿海,试分析其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7-07-27 12:03: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第五套人民币20元背面图。该版面景观为桂林山水,具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特点,被称为“四绝”。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该版面景观所表示的地貌是
A.冰川地貌
B.风蚀地貌
C.喀斯特地貌
D.火山地貌
【小题2】该版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A.流水溶蚀
B.海浪侵蚀
C.风力侵蚀
D.冰川侵蚀
【小题3】古诗词中对该地景观描述正确的是
A.江作青萝带,山如碧玉簪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河声入峡急,地势出关低
D.回绝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同类题2
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如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
B.b表示风力沉积作用
C.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
D.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
同类题3
下图为同一气候类型区的甲乙两地地形剖面图,并在两地形区都发现了类似丙图所示的冲积扇,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描述与乙地形相比,甲地形的突出特征:
(2)考查发现甲地区的冲积扇规模大于乙地区的冲积扇,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说明原因:
同类题4
图1所示为丹霞地貌,是由红色砂砾岩经外力作用形成的一种景现。图2是福建省南碇岛。全岛由140万支玄武岩石林构成,岛屿四周悬崖峭壁,形如馒头坐落在大海上。图3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和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1和图2中的岩石类分别是图3中的
A.甲和戊
B.甲和丁
C.乙和戊
D.乙和丁
【小题2】南碇岛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和图3中相关内容对应正确的是
A.丙一①一戊一④
B.丁一②一甲-⑥
C.乙一③一戊一⑤
D.甲一⑥—乙一⑦
【小题3】图3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⑤⑥⑦
C.①③⑤⑥⑦
D.①②③⑥⑦
同类题5
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等的作用下,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岩石化学成分的作用叫物埋风化作用。通常情况下,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强的坡向是
A.东坡
B.西坡
C.南坡
D.北坡
【小题2】下列我国四城市物理风化作用最弱的是
A.海南三亚
B.湖南长沙
C.甘肃兰州
D.河北雄安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