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每年农历八月十五,钱塘江涌潮最大,潮头可达数米。海潮来时,声如雷鸣,石破天惊,排山倒海,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
②当我们在一些难关面前停顿下来的时候,他总是说:“你会把它弄好的!凭你的聪明,这点小事是难不倒你的!”这让我对本来视为畏途的工作发生了兴趣。
③有一次,您叫我起来回答问题,但是由于紧张,平时口齿伶俐的我回答得期期艾艾的,在这关键的时刻是您那充满爱的眼神鼓励了我。
④一些找不到弦师的男性西河大鼓艺人无法继续演唱大书,改弦更张,专演只说不唱的短段,这就出现了只说不唱的西河评书。
⑤《边城》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翠翠的纯爱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善良美好。整部作品宛如空谷足音。
⑥他总有他自己的意见,除非被人驳得体无完肤;他决不轻易地放弃自己的主张和看法,即使他的意见已经被人驳倒,他还要卷土重来。
A.①④⑤B.①③④C.②④⑥D.②⑤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7-11-26 11:01: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 )。如《庄子·逍遥游》中创造的鲲鹏形象影响深远,后人起名时,高频地用到“鹏”字,父母用一“鹏”字,不仅是希望孩子健康壮硕地成长,更是赋予了孩子前程远大、壮志凌云的殷殷期望。“鹏”字也成为后世不少成语的构成元素,如形容一个人前程远大可用“鹏程万里”。又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一句,语出《逍遥游》,王勃用此典故表达了积极乐观的心态。成语“扶摇直上”指地位、名声、价值等迅速往上升,其含义也自《庄子》中而来。

除《逍遥游》外,还可在《庄子》其他篇目中探寻到众多典故或成语的源头。如《秋水》篇中,河伯“望洋向若而叹”,本指河伯在海神若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浅陋,后演化成为成语“望洋兴叹”,多指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再如《外物》篇中的“涸辙之鲋”,原指处在困境中但心态仍然积极乐观,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处涸辙以犹欢”恰是用了这个典故,更明晰地表达了他的乐观心境。

【小题1】文段中对加点成语的含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鹏程万里B.扶摇直上C.望洋兴叹D.涸辙之鲋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庄子》一书创造了众多想象瑰丽、荒诞不经的形象,也成为了后世诗文中众多典故和成语的主干
B.《庄子》一书是后世诗文中众多典故和成语的滥觞,并且创造了众多内涵丰富、情思深远的形象
C.《庄子》一书创造了众多想象奇崛、意境高远的形象,也成为了后世诗文中众多典故和成语的滥觞
D.《庄子》一书是后世诗文中众多典故和成语的主干,并且创造了众多荒诞不经、内涵丰富的形象
【小题3】文章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后人起名时,“鹏”是高频用字,父母用一“鹏”字,希望的不仅是孩子健康壮硕地成长,更是赋予了孩子前程远大、壮志凌云的殷殷期望。
B.后人起名时,高频地用到“鹏”字,父母用一“鹏”字,不仅是希望孩子健康壮硕地成长,更是赋予了对孩子前程远大、壮志凌云的殷殷期望。
C.后人起名时,高频地用到“鹏”字,父母用一“鹏”字,不仅是希望孩子健康壮硕地成长,更是寄予了孩子前程远大、壮志凌云的殷殷期望。
D.后人起名时,“鹏”是高频用字,父母用一“鹏”字,不仅是希望孩子健康壮硕地成长,更是寄予了对孩子前程远大、壮志凌云的殷殷期望。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地方文献,或是当地人的著述,或是外地人写的与此地相关的作品。这些文献经受风雨洗礼、经过岁月沉淀,总是浸润着此乡此土的气韵,总能生发出“我从这里来”的慨叹,有时还能让此地的人们激发起“我向何处去”的思索。

近些年,各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启动了地方文献整理出版项目。有省一级的,像《新疆文库》《江苏文库》《湖湘文库》;有市县一级的,像《广州大典》《衢州文献继承》《义乌丛书》。新近问世的《遵义丛书》,就在这种时代潮流之下 ▲   。210册的规模,集遵义历代著述之大成,寄托当地人的乡愁,也为世人了解遵义提供了 ▲   的文献资源。

遵义的酒 ▲   ,影响了中国历史的“遵义会议”更是广为人知,但这远不是遵义的全部。从《遵义丛书》中看到的遵义,无疑更加立体和生动。原来,早在汉代,遵义的先贤就有著作传世。原来,郑珍、莫友芝、黎庶昌这三位清代知名学者,不仅都是遵义人,而且都来自那个名为“沙滩”的村落。(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整理出版遵义的历史典籍,可以说是留住了遵义的文脉,也使得中华文化宝库更为充实丰富。如果各地都尽心尽力编纂地方文献, ▲   ,那么集中华典籍文献之大成的“新《四库全书》”就具备了雏形。

地方文献,根植于乡土,记录着故乡事,满载着故乡情。地方文献的价值与影响不只局限于一时一地,它会融入我们民族的文化脉络之中,成为我们共同的文化记忆。

【小题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让此地的人们不仅生发出“我从这里来”的慨叹,而且还能激发起“我向何处去”的思索。
B.总能让此地的人们生发出“我从这里来”的慨叹,有时还能激发起“我向何处去”的思索。
C.不仅生发出“我从这里来”的慨叹,而且还能激发起“我向何处去”的思索。
D.总能生发出“我从这里来”的慨叹,有时还能激发起“我向何处去”,让此地的人们思索。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遵义和遵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国的一部分
B.遵义和遵义文化是中国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C.遵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遵义是中国的一部分
D.遵义是中国的一部分,遵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小题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水到渠成 不可多得 举世瞩目 点石成金
B.应运而生 不可或缺 举世闻名 集腋成裘
C.水到渠成 不可或缺 举世瞩目 集腋成裘
D.应运而生 不可多得 举世闻名 点石成金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