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黄河是一条善淤、善决、善徙的河流,每年携带约16亿吨的泥沙奔流而下,约有12亿吨的泥沙沉积在河口沿岸地区,平均每年向渤海推进1.5〜3千米,每年新造陆23〜28平方千米,使3万〜4万亩海域被淤积成为新的土地资源。“昨日沧海,今日桑田”在此得以实现。
(1)黄河在此形成的地貌形态是________,请分析其形成的原因:________。
(2)近几年来,黄河口泥沙沉积的速度有所下降,对河口地区的地貌形态的影响有哪些?
(3)请简要分析黄河口泥沙沉积的速度有所下降的原因。
(4)河口地区往往是形成聚落的良好地区,但是黄河口处却没有形成大的聚落。请分析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01-05 07:01: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中甲、乙是某河流上、中、下游的分界点。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小题1】b、c两地是城市选址的良好场所,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这里土壤肥沃,农业发达
B.这里生活和生产用水方便
C.有大量人流和物流在此集聚、中转
D.这里风景优美,环境清洁
【小题2】在a、b、c、d四地中,最有利于发展成大城市的是(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小题3】下列城市区位与b地相似的是( )
A.赣州
B.武汉
C.广州
D.大庆
同类题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商周以来,至少110个古国在太行山东麓荟萃,“出产”了商邢都、燕下都、中山王城、赵邯郸王城、曹魏至北朝邺城等多个古都。左图为部分古都的分布图。右图为汾河流域某村落的布局示意图。
(1)左图中的古都大多布局在
(地貌类型)上,这些地方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城市的建设与扩展。右图的古村落建在河流曲流的
(凸或凹)岸处。在此选址,既便于利用水资源,又避开的
威胁。
(2)从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看,黄土高原区域发展的优势能源资源是
,而制约华北平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自然资源是
。
(3)黄土高原上的黄土为
作用而成,故自西北向东南方向,黄土层的厚度逐渐
、颗粒粗细程度
。
(4)华北平原的雨季在
月,此时节,区域内受
(天气系统)活动的影响,多暴雨。
同类题3
阅读唐朝诗人王建的古诗作品《雨过山村》:“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诗句描述聚落的特点是
①规模较小②空间分布相对分散③聚居的人口较少④呈团聚型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小题2】产生诗句中聚落形态特点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土壤
同类题4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所示的怒江河段,常见的河流地貌是
A.峡谷
B.三角洲
C.沙丘
D.河漫滩平原
【小题2】图中所示地区聚落主要分布在
A.三角洲平原
B.河漫滩平原
C.半山腰
D.高山顶部
同类题5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在河流上游,聚落位置选择在地势较低的A地;而在河流中下游,聚落位置选择在地势稍高的B地?
(2)A、B两地的聚落哪个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为什么?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河流地貌的发育
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堆积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