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如图为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某河段,实线表示某时期的河岸线,虚线为另一时期的河岸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图示河段形成“地上河”,其成因可能是
①河道弯曲,水流不畅②修建大坝,泥沙淤积 ③植被破坏,水土流失④地壳断裂,局部抬升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河岸线的变迁主要与地转偏向力有关
B.实线所示河岸形成时间早于虚线所示河岸
C.甲、乙、丙三处中,甲处侵蚀作用最强
D.甲、乙、丙三处中,乙处堆积作用最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12-31 08:05: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拦门沙是位于河口区的泥沙堆积体(沙坎)。塑造河口拦门沙的动力因素很复杂,但主要受河流径流与海流共同作用形成。下图为我国某河口区拦门沙甲、乙两时期位置变动示意图。
(1)与甲时期相比,说出乙时期河流径流与海流作用力的大小,试从拦门沙的位置及泥沙分布状况加以说明。
(2)分析拦门沙由甲时期演变到乙时期的原因。
(3)说明河口拦门沙会对河口两岸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
同类题2
海洋碳循环是碳在海洋中吸收、榆送及释放的过程。关于海洋沉积物中碳的,多数研究认为:河流携带颗粒物的输入、大气沉降、海冰生物输入(寄居在网状卤水通邁中的海冰生物利用卤水中的管养盐和透过冰体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的沉降)和海洋生物(海洋生物通过光合作用,把溶解的无机碳和氮、磷、珪营养盐按一定比例转化成浮游植物)输入等因素,会对不同海域海底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碳分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下图示意楚科奇海底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碳质量分数平面分布(单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楚科奇海底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碳主要于
A.河流输入
B.大气沉降
C.海冰生物输入
D.海洋生物泵输入
【小题2】甲地区沉积物中有机碳的质量分数较低,主要原因是
A.无河流注人,陆源沉积物少
B.地处海峡,洋流搬运强
C.冰封期长,海冰生物输人少
D.风力强,大气沉降少
同类题3
读某地区地形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河段曲折多弯,流水侵蚀作用中
A.溯源侵蚀作用较强
B.侧蚀作用较强
C.下切侵蚀作用较强
D.溯源、下切侵蚀作用较强
【小题2】图中河段
A.山高水深,位于河流上游
B.河流曲折,不易发生洪涝
C.聚落主要分布于冲积扇上
D.聚落主要分布于河流凸岸一侧
同类题4
从水动力对碎屑物质的搬运和沉积作用来看,湖滨浅水地区主要有垂直于湖岸方向的波浪和平行于湖岸方向的沿岸流两种动力的搬运与沉积作用。波浪作用下往往形成与岸线平行,且向陆一侧与岸相连的滩,而沿岸流作用下往往形成与岸有水体间隔的坝。下图为呼伦湖滨湖水动力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①②③④四处水域,最有可能分别发育有滩和坝的是( )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①
【小题2】呼伦湖岸边的滩、坝等堆积体多分布于东部、南部湖岸,西岸很少,可能原因是( )
①地形 ②大气环流 ③人类活动 ④纬度 ⑤植被状况
A.①④
B.②⑤
C.②③
D.①②
同类题5
河流袭夺,又称“河流抢水”。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由于侵蚀速度差异较大,其中侵蚀力强的河流能够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河系演变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下图为某地区河流袭夺前和袭夺后示意图。根据材料及图片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发生河流袭夺后,关于被袭夺河流下游水文特征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流量增大,流速减小
B.流量增大,流速增大
C.流量减小,流速减小
D.流量减小,流速增大
【小题2】导致河流发生袭夺的原因可能是
A.甲河流地势高于乙河流
B.甲河流所在河谷岩性比乙河流更加坚硬
C.甲河流一侧降水更加丰富
D.乙河流下游发生地壳下降运动
【小题3】图中甲处的河流地貌可能是
A.山麓冲积扇
B.V型河谷
C.冲积平原
D.河口三角洲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河流地貌的发育
河流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