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示意某河流地貌形成演化中的不同阶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河流地貌演化时段的先后顺序为( )
A.abcd
B.badc
C.cdab
D.dacb
【小题2】野外考察发现P处沉积物混杂着较多粒径粗大的砾石,导致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堆积作用强烈
B.侵蚀作用强烈
C.山洪暴发频繁
D.河流改道频繁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8-08 02:49: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古湖泊是历史上曾经存在,现在已经消亡的湖泊。莱州湾南岸平原的古湖泊形成于距今6000年左右的黄骅海侵时期,最初是由处于滨海洼地内的古老河口海湾在河口三角洲和海岸沙堤不断发展扩大的条件下演变成澙湖,此后随着气候的变化及大规模的海退,使得澙湖与海洋隔离,并经入注河流水体的不断淡化最终演变成淡水湖。下图示意莱州湾南岸平原古湖泊的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在古湖泊形成过程中,莱州湾南部海岸线总体变化趋势是
A.反复进退
B.向南推进
C.位置稳定
D.向北推进
【小题2】大规模的海退,使得
A.河流流速减缓
B.河流流程加长
C.古湖泊面积增大
D.古湖泊距海变近
【小题3】导致莱州湾南岸平原古湖泊消失的根本原因是
A.人为垦殖
B.河流改道
C.气候变化
D.泥沙淤积
同类题2
下面是我国唐朝诗人胡玢的一首题为“庐山桑落洲”的诗,请结合长江中游某河段江心洲的演变过程图,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
(1)诗中“数家新住处”可能位于丁图中的哪一位置?该位置处于凸岸还是凹岸?
(2)诗中“古岸”指的是哪岸?是怎样形成的?
(3)图中的“桑落洲”具备哪些有利条件,使得人们在此建立“新住处”?
同类题3
读长江中游某河段分布图(左图)和该河段河水水位年变化曲线图(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该河段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A等高线的值是70米
B.该河段可能位于江苏省境内
C.丙处的人们可以看见河里的行船
D.甲处修建公路平时有利人们游览,汛期有利于防汛物资的运输
【小题2】下列有关图中河流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为三角洲
B.乙处为冲积扇
C.丙处为堆积平原
D.丁处有沙洲
【小题3】据图分析乙地开发利用的方式合理的是()
A.可以种植油菜
B.可以种植水稻
C.建设为滨河公园
D.利用荒地植树造林
同类题4
下图中,左图示意某自西向东流的河流平面,右图中的三幅小图为该河流上、中、下游三个不同河段处的河床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右图中能正确反映左图中A河段河谷剖面的是甲、乙、丙三个剖面图中的哪一个?该河段主要的河流侵蚀作用是什么?
(2)该河位于
半球,判断理由是什么?
(3)甲河段地质构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运动
B.流水作用
C.外力作用
D.内外力共同作用
(4)在甲处河谷的成因
, 在乙处河谷的成因是
,在丙处沉积物较厚的原因是
。
(5)若在该河干流建一水电站,位置比较合理的坝址应选在甲、乙、丙三处的
处。
同类题5
读下图,比较某河源头附近A地和河流经过的B、C、D三地与甲、乙、丙、丁四幅断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A、B、C、D四地与断面图的对应关系: A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2)B、C、D三处流水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B地为_____作用,C地为_____作用,D地为______作用。
(3)A谷口处和D处外力作用的相同点是______作用造成的。
(4)E处因流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与河流的哪岸相连?为什么?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河流地貌的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