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杂谷脑河位于四川省中部,发源于鹤鸽山的南麓,流经理县、注川县,在威州镇汇入峨江。下图示意杂谷脑河理县段左岸阶地(T1—T2)与冲洪积扇地形,其中冲洪积扇地貌出现于海拔 2450米的山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杂谷脑河理县段多级阶地形成紧密相关的地质事件是
A.青藏高原阶段性隆升
B.阿巴拉契亚山脉遭受侵蚀
C.五大连池火山周期性喷发
D.黄土高原沟壑的形成
【小题2】图中各级阶地沉积物厚度和粒径不太相同。这主要是由于
A.地壳抬升高度不同
B.各阶段气候条件不同
C.河流流向改变
D.基岩性质不同
【小题3】杂谷脑河流域开发方向是
A.开发矿产资源
B.治理水土流失
C.发展冲积扇农业
D.梯级开发水电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3-17 09:38: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30°45′N—31°43′N,102°51′E—103°44′E)发生8.0级地震。地震给我国灾区人民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读下图,回答下题。
从地质作用方面分析,下列地质现象的成因与该次地震相似的是( )
A.云南路南石林的形成
B.崇明岛的形成
C.澳大利亚大堡礁的形成
D.约旦地沟的形成
同类题2
下列地区流水侵蚀作用最强大的是( )
A.黄河三角洲
B.云贵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黄土高原
同类题3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与降水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可判断,该山脉是( )
A.南岭
B.秦岭
C.阴山
D.天山
【小题2】关于甲、乙两地区自然地理方面叙述正确的为()
①甲地区河流含沙量大于乙地区
②甲地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于乙地区
③乙地区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少、土质黏重、酸性强
④甲地区地貌的形成与流水作用密切相关
⑤乙地区为断层下陷形成的谷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小题3】该山地南侧频发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
A.寒潮、台风
B.泥石流、滑坡
C.沙尘暴、洪涝
D.火山、地震
同类题4
读五种外力作用相互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地貌与①②③④所示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A.溶洞—①
B.裂谷—②
C.沙丘—③
D.戈壁—④
【小题2】沙尘暴发生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造成此现象的外力作用属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同类题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西北美洲局部区域图,第四纪冰期北美洲曾经冰川广布,图中甲半岛曾是北美大陆三大冰川中心之一,沿海地区峡湾众多。
(1)据图说出第四纪冰期甲半岛主要外力作用所形成的地形、地貌。
(2)据图推断甲半岛的地势特征并说明依据。
(3)图示半岛聚落主要分布在东南、东部沿海,试分析其原因。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内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