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我国南方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连接a、b两城镇的两条道路中,②线路是早期修建的。近年来,又规划修建了等级较高的①线路。说出规划修建①线路的原因。
(2)图中连接B城镇到D城镇的公路没冇走直线,而是绕道经过C城镇。简要说明原因。
(3)I、Ⅱ两条河流,流量较大且稳定,计划在B、E之间修建一条运河发展航运,其有利自然条件是
。但能否修建,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08-11 08:54:4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某城市略图,该市现在计划再修建甲、乙两条市外快速通道,结合地形和河流,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城市布局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
A.矿产资源的分布状况
B.政治和经济的发展
C.交通运输的需要
D.地形和河流的分布
【小题2】交通线路的选择建设要注意成本,甲、乙两条线路的交通造价相比较( )
A.乙线路造价低,是由于用到了林地和滩地
B.甲线路造价高,是由于地形因素的影响
C.乙线路造价高,是由于地形、河流的影响
D.甲线路造价高,是由于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
同类题2
下图中的铁路为新疆铁路的一段,曾多次因大风导致列车脱轨、倾覆及设备损毁。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段铁路没有沿虚线走向修建,主要是因为虚线线路
A.风灾危害大
B.修建成本高
C.洪涝灾害多
D.占用耕地多
【小题2】图中铁路沿线经过的地形主要是
A.狭窄的平原
B.和缓的坡地
C.山间谷地
D.鞍部
同类题3
某校地理研究学习小组搜集、绘制了一些地理资料。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山区和平原地区修筑同等级铁路每千米工程量和造价的比较表(20世纪90年代)。
材料二 西藏地区主要城镇分布示意图。
(1)根据表中的数据判断, A、B两种地形中,
(填字母,下同)为平原,
为山地。修路的技术要求高和易出现滑坡等地质灾害的是
。
(2)试述交通线路在A、B地区形态的差异。
(3)根据材料二,分析图中城镇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其分布的最主要自然因素。
同类题4
下图为我国亚热带某区域规划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村镇甲处的地貌类型最可能是
A.冲积扇
B.河漫滩平
C.三角洲
D.沙丘
【小题2】甲、乙、丙、丁四个聚落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3】从乙村镇到丙村镇间修建一条公路,在①、②两条线路中最终选择了线路②,主要原因是线路②比线路①
A.路程更短
B.水源更充足
C.沿线少浓雾
D.工程难度降低
同类题5
读下图某地区规划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d处的地貌类型是( )
A.“v”字形河谷
B.洪积扇平原
C.三角洲平原
D.洪积一冲积平原
【小题2】关于修建a村到b村公路的方案,叙述较为合理的是( )
A.线路①距离短,工程量小,成本低
B.线路①路途短,难度小,经济效益高
C.线路②沿谷地修建,难度小,成本较低
D.线路②距离长,工程量大,成本高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山地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