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我国北方地区主要外力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各区域的主要外力作用依次是( )
A.风力沉积、风力侵蚀、流水沉积、流水侵蚀
B.风力沉积、风力侵蚀、流水侵蚀、流水沉积
C.风力侵蚀、风力沉积、流水侵蚀、流水沉积
D.风力侵蚀、风力沉积、流水沉积、流水侵蚀
【小题2】为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图中 a、b、c、d 各区域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
A.a 地植树造林,防治风沙
B.b 地退耕还草、退牧还草
C.c 地种植苹果、柑橘等水果
D.南水北调后,d 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9-14 02:14: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青海阿什贡丹霞地貌景观图,形成该地地貌类型的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A.地壳抬升、沉积作用、侵蚀作用
B.沉积作用、地壳抬升、侵蚀作用
C.地壳抬升、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D.侵蚀作用、地壳抬升、沉积作用
同类题2
仙安石林位于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七百多米高的仙安岭上,属于罕见的热带喀斯特剑状、针状石林。下图为“海南省沿109°E的地形剖面及岩石构成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题。
组成仙安石林的岩石的成因及形态成针状、剑状的原因分别是( )
①外力作用 ②流水侵蚀 ③冷却凝固 ④变质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同类题3
河口地区地貌受河流、潮汐、海浪等共同作用形成,河口冲积过程是河一海动态平衡的结果。20世纪50年代以前崇明岛南侧发育了众多沙洲(图),至70年代,沙洲群逐渐合并成陆。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横沙的移动朝向是
A.东北
B.西北
C.西南
D.东南
【小题2】影响横沙位置移动的主要因素是
A.河水侵蚀
B.海浪侵蚀
C.海水堆积
D.潮汐堆积
【小题3】推测沙洲群合并成陆期间
A.长江入海输沙量减小
B.长江人海径流量减小
C.长江流域植被覆盖率提高
D.长江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同类题4
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等的作用下,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岩石化学成分的作用叫物理风化作用。通常情况下,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据此完成下题。
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强的坡向是
A.东北坡
B.西北坡
C.东南坡
D.西南坡
同类题5
在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中,内、外力同时起作用,而在一定时间和地点往往是某一种作用占优势,它们的作用结果也往往交织在一起。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四种地质现象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A.云南石林的形成
B.黄河三角洲的形成
C.张家界雅丹地貌形成
D.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
【小题2】下列有关地貌成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
B.长江三峡是冰川侵蚀形成的
C.内蒙古高原上大片戈壁和裸岩荒漠是风力作用的产物
D.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沙丘和沙垄是典型的风积地貌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