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河漫滩位于河床主槽一侧或两侧,在洪水时被淹没,枯水时出露的滩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符合该段河流水文特征的是( )
A.水流急,流量大
B.水流缓,流量大
C.水流缓,有凌汛
D.水流急,流量小
【小题2】某地质爱好者在甲地取样,发现河床垂直剖面上有鹅卵石与细沙共存现象,原因可能是( )
A.该河段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
B.该河段河道平直,流水侵蚀能力强
C.洪水流动过程中流速变化大
D.不同季节的洪水流速变化大
【小题3】近年来甲地河流堆积物颗粒粒径变得细而均匀,可能是该区域( )
A.耕地面积扩大
B.降水量有所增加
C.植被覆盖率提高
D.大力开发旅游业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5-31 12:46: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常见的河流侵蚀地貌是 ( )
A.V形谷
B.角峰
C.冲积扇
D.河漫滩
同类题2
下图是我国西北地区某类农业区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农业区所在的地形属于( )
A.冲积扇
B.河流沿岸平原
C.河边滩地
D.河口三角洲
【小题2】该地区聚落的分布呈现( )
A.环状分布
B.“井”字形分布
C.网状分布
D.点状、带状分布
同类题3
下图中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自然状态下某河流两个不同时期的河岸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线所示河岸形成时间早于虚线所示河岸
B.河岸线的变迁主要与地转偏向力有关
C.甲、乙、丙三地中,甲地侵蚀作用最强
D.甲、乙、丙三地中,乙地堆积作用最强
【小题2】若图示河段形成“地上河”,其自然原因最有可能是
①河道弯曲,水流不畅
②修建大坝,泥沙淤积
③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④地壳断裂,局部抬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同类题4
读“黄淮海平原地形图和地形图中A、B两点间冲积囊剖面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冲积扇和三角洲的位置差异。
(2)描述黄河冲积扇沉积颗粒物的分布特征。
同类题5
下图为世界亚热带气候区某小区域的平面图及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下题。
关于图示河流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 A
1
一线经过的河段河道弯曲,水流缓慢
B.B一B
l
一线经过的河段流速快,泥沙沉积作用显著
C.图示河段有凌汛现象发生
D.图示河段的流向为自南向北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河流地貌的发育
河流地貌
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堆积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