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埃及的西水东调工程西起尼罗河三角洲,引尼罗河水东调至西奈半岛北部的阿里什河谷,全长262千米,主要由苏伊士运河以西渠道、穿苏伊士运河输水隧洞、西奈北部输水工程三部分构成,规划开发耕地378万亩。西奈北部调水工程基本在沙漠地区进行,在到达阿里什河谷之前采用压力管道输水,并在灌区建设排水系统。下图示意埃及西水东调工程位置及线路。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埃及兴建西水东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为东部工业、城市发展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B.形成水系之间的便利通道,利于航运发展
C.调节尼罗河径流量季节分配不均,防治洪涝
D.完善西奈半岛灌溉系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小题2】西奈北部调水工程在到达阿里什河谷之前采用压力管道输水,其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水源
【小题3】西奈北部调水工程在灌区建设排水系统主要是为了预防
A.尼罗河断流
B.灌区土地盐碱化
C.降水量增加
D.河流含沙量增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8-14 11:01: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喀斯特溶洞是石灰岩地区长期受地下水溶蚀形成的,溶洞内有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石笋、石柱和石幔,其化学反应过程是CaCO3+H2O+CO2=Ca(HCO3)2(注:可逆反应)。近年来,随着溶洞的旅游开发及该地区的工矿城市建设,溶洞的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地下河水位下降等。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地示意图。
(1)说出我国喀斯特地貌广布的两个省的简称。
(2)指出溶洞中二氧化碳的。
(3)推测溶洞中地下河水位下降可能的原因。
(4)部分喀斯特地貌区农业生产面临严重缺水问题,对此请给出开源性建议。
同类题2
2016年3月22日是第24届“世界水日”,活动的宣传主题为“水与就业”(WaterandJobs)。第29届“中国水周”也在这一天拉开帷幕。下图中虚线表示输水线,请结合图形完成下列问题。
(1)如果图中国家位于西半球,则该路线的输水方向为________。
(2)比较甲、乙两地水资源差异及其原因。
①若为120°W经线:_____________。
②若为120°E经线: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我国生活、生产中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于( )
A.河水、冰水
B.地下水
C.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D.地下水、淡化海水
同类题4
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宁夏回族自治区相关资料
材料二:江苏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水资源利用情况对比表
(1)根据年均温的分布推测该区南部地势特征。
(2)根据材料简要分析宁夏的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比江苏多的原因。
(3)简析该地耕地面积变化原因,并说明该地作物播种广泛采用地膜覆盖技术的意义。
同类题5
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我国各省区单位面积水资源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水资源拥有量<10万m3/km2的省级行政区中位于沿海的省区简称是________。
(3)图中所示三条河流中,流域内水资源拥有量最少的是________,该河流域内水资源时间分配的特点是________。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