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采用物理覆盖技术来抑制平原水库的无效蒸发,可节约更多的水资源。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常年有水的水库采用该技术的观測数据,其中12月至次年3月时间段蒸发量极小,观测田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采用物理覆盖技术后,水库周围地区
A.空气湿度增加
B.云雾天气减少
C.气温日温差减小
D.土壤盐渍化减轻
【小题2】12月至次年3月时间段蒸发量极小的原因可能是
A.水库干涸
B.水面结冰
C.降水量少
D.风速增大
【小题3】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A.江汉平原
B.珠江三角洲
C.华北平原
D.三江平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7-16 04:59: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印度洋某海域上升流(洋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此时印度半岛的盛行风为()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小题2】有关甲地洋流成因及海洋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的上升流主要是向岸风影响形成的
B.此时洋流使沿岸地区增温增湿
C.该地海洋生物的生产力季节变化大
D.该地为寒暖流交汇处,形成大渔场
同类题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B国地形自北向南依次是:
A.山地、高原、盆地
B.山地、平原、高原
C.高原、山地、平原
D.山地、平原、盆地
【小题2】关于A、B两国正确的说法的是:
A.A、B两国间矛盾冲突激烈的历史原因是淡水之争
B.A国是以山地为主的国家
C.B国南部与同纬度地区相比,气温偏高的原因主要是受北部山地的阻挡
D.东南季风的强弱,易使B国造成洪涝或干旱
同类题3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2016年10月,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发布首都海绵城市解读,未来北京市将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建设“海绵城市”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有
A.增加地表径流
B.减少植物蒸腾
C.减少地下径流
D.增加下渗
【小题2】建设“海绵城市”可以
①增强城市供水能力 ②提高城市防洪能力
③减轻城市交通压力 ④加剧城市热岛效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小题3】某班同学为北京市建设“海绵城市”献计献策,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A.普及屋顶绿化,扩大绿地面积
B.加强监督和管理,消除水体污染
C.跨流域调水,减少开采地下水
D.地面铺设透水砖,就地消纳雨水
同类题4
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水和地下水水位年内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可能位于( )
A.华北平原
B.青藏地区
C.云贵高原
D.江南丘陵
【小题2】造成图中M时期地下水水位与前、后期不同的原因是( )
A.受副高影响
B.受准静止锋影响
C.受台风影响
D.受冬季风影响
同类题5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甲处的地质构造为
,形成甲处地貌的主要原因是
。
(2)若该处地下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则可能埋藏于图中__
(甲、乙、丙、丁)处。形成乙下方沟谷的主要外力作用为___
_____。
(3)图中②、③环节的名称分别是_____
___、
。
(4)该图反映了自然界的两大物质循环过程,分别为___
_
___、
。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