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降雨后被地表吸收及渗漏的水量称为降雨损失量,降雨损失量越高的地表越不容易积水。读各类下垫面降雨损失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经历同样的暴雨,城市与郊区相比
A.下渗水量减少,径流量减少
B.下渗水量增加,径流量增加
C.损失量减少,洪峰水位变高
D.损失量增加,洪峰水位变低
【小题2】下列措施不能有效减少城市地表积水的是
A.利用地下消防蓄水
B.绿化屋顶增加储水
C.铺设透水砖强化渗透
D.抬高生态广场迅速排水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8-14 11:40: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甲湖泊区域水循环示意图。历史上甲湖泊曾经是一水浅面积大、水温较附近深水湖高的湖泊,湖水几千年来从未干涸。但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该湖泊却突然消失,被称为“死亡之海”。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 )
A.陆地内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海陆间循环
D.陆地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
【小题2】甲湖泊干涸过程中,其湖水主要进入( )
A.岩石圈
B.水圈
C.大气圈
D.生物圈
【小题3】若该地区地壳相对稳定,则导致甲湖泊干涸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
A.植被破坏
B.降水量减少
C.气温升高
D.人口剧增
同类题2
下图为不同水体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在下列月份中,箭头a代表的补给主要发生在( )
A.1~2月
B.3~4月
C.6~7月
D.11~12月
【小题2】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 )
A.冰川
B.地下水
C.积雪
D.海洋水
【小题3】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可导致( )
A.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大
B.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小
C.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小
D.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大
同类题3
透水砖起源于荷兰,为了使地面不再下沉,荷兰人制造了一种长100毫米宽200毫米50或60毫米高的小型路面砖铺设在街道路面上,并使砖于砖之间预留了2毫米的缝隙。这就是荷兰砖,也是透水砖的原型。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砖于砖之间预留2毫米缝隙产生的主要影响有( )
A.蒸发量不变
B.地表径流增加
C.地下径流减少
D.利于下渗
【小题2】与透水砖有相似功能的是( )
A.铺设水泥或沥青路面
B.增加绿地面积
C.减少绿地面积
D.增加建筑物密度
同类题4
在有些学校操场,铺设塑胶、柏油或水泥等“硬地面”替代原有泥土地面。以改善校园环境。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硬地面”会使水循环( )
A.下渗减弱
B.地表径流减少
C.地下径流增多
D.土壤蒸发增强
【小题2】雨过天晴,常见操场低洼处有沙土落叶等分布。其形成原因主要归结于( )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堆积作用
同类题5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新疆地区的劳动人民早在 2000 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创建了一种特殊的引水工程——坎儿井(如图)。坎儿井由地下的暗渠和地面上的竖井、明渠、蓄水池组成。竖井是开挖 地下暗渠的通道,暗渠与地下水流向斜交,上游挖至地下含水层中,渗溢出来的地下水顺着 暗渠沿坡流出地面。
(1)坎儿井所在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为
。
(2)坎儿井的水源主要来自
。其最大水量出现在夏季,理由是
。
(3)坎儿井为何采取地下输水的方式?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城市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