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我国某绿洲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该区域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
①蓄水灌溉农田 ②开发水能资源 ③保障城镇用水 ④发展水产养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小题2】形成图中洪积扇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流水沉积
C.风力侵蚀
D.风力沉积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6-22 02:11:5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孟加拉湾是风暴潮的多发区,也是风暴潮的重灾区。下图为南亚部分区域示意图和R水文站径流量季节变化图。
材料二:我国一艘远洋船经过图示海域的航行日志记录:今天继续保持昨天的总体航向;北京时间8时20分太阳从正东方海面升起;桅杆的影子在正北方时,影子比昨天明显长一些;日落时北京时间为20时4分。
1)分析图中灌溉农业区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2)简析R水文站径流量变化特征及成因。
3)分析孟加拉国成为风暴潮重灾区的原因。
4)说出远洋船在该日日出、日落时的经度及其总体航向。
同类题2
下图为马拉若岛位置示意图。该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完全被淡水包围的岛,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马拉若岛的形成原因是
A.流水堆积
B.海水侵蚀
C.火山喷发
D.地壳抬升
【小题2】影响马拉若岛周围一定范围内全是淡水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量
B.蒸发量
C.地表径流
D.沿岸洋流
【小题3】生活在马拉若岛上的居民总结出来下列经验,不可信的是
A.全年高温多雨
B.每天太阳落下方位不变
C.每天太阳升起时间稳定
D.全年正午人影短于身高
同类题3
近年来,我国不少城市出现了“一雨即涝”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我国提出了建设“海绵城市”的对策。通过增加城市“海绵体”,使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渗水、蓄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最需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青藏地区
【小题2】不属于造成城市“一雨即涝”的人为原因是
A.城市用地改变了土地性质
B.城市扩展破坏了原有的水系
C.城市发展减少生物的种类
D.城市建筑改变了原有的地貌
同类题4
马拉开波湖的北部由一条狭窄水道与海洋相连。湖区周围为世界上最集中的产油区之一,有“石油湖”之称。读右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马拉开波湖与海洋直接相通,但它不叫“海”而叫“湖”,其主要原因是( )
A.湖水为淡水,并大量流向海洋
B.没有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C.湖水的补给主要是冰雪融水
D.位于大陆内部,属于内陆湖
【小题2】若一艘油轮在委内瑞拉湾海域发生大量原油泄漏,油污带最可能漂向( )
A.巴西东海岸
B.美国西海岸
C.墨西哥东海岸
D.英国西海岸
同类题5
本区域充分利用油气资源,积极推进库尔勒-库车-阿克苏石油天然气化工带的形成,促进和带动经济快速发展。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
(2)简述本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其季节特征。
(3)指出将塔中油田的石油运往库车和轮台炼油厂的合理方式及其特点。
(4)指出图中绿洲分布特点,说明本区域环境承载力总体特征及其主要制约因素。
(5)简述该区域城镇形成与发展的自然条件,判断喀什、和田与民丰3个城镇服务范围的差异。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