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孟加拉湾是风暴潮的多发区,也是风暴潮的重灾区。下图为南亚部分区域示意图和R水文站径流量季节变化图。
材料二:我国一艘远洋船经过图示海域的航行日志记录:今天继续保持昨天的总体航向;北京时间8时20分太阳从正东方海面升起;桅杆的影子在正北方时,影子比昨天明显长一些;日落时北京时间为20时4分。
1)分析图中灌溉农业区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2)简析R水文站径流量变化特征及成因。
3)分析孟加拉国成为风暴潮重灾区的原因。
4)说出远洋船在该日日出、日落时的经度及其总体航向。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7-01-19 04:57: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东经121º比东经120º的地方( )
A.日期早
B.日期晚
C.地方时早
D.地方时晚
同类题2
2018年11月14日~16日,我校高一年级进行高中以来第一次期中考试.据此结合二分二至日地球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期中考试期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处于图中的②③两点之间
B.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动
C.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南宁昼渐长,夜渐短
D.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南宁昼渐短,夜渐长
【小题2】11月16日南宁市(108°E)地方时7:47日出,则日出时南宁市所在时区的区时是
A.7:35
B.8:35
C.7:59
D.6:59
同类题3
下图为世界某两个地区的局部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大海域有哪些共同的矿产资源?在其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哪些?
(2)甲图中C岛东部沿海将要建设卫星发射中心,试分析其区位因素。
(3)乙图所示国家的居民是外来移民及其后裔的大汇集,试分析人口迁移对该国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
(4)说出甲图中铁路①的走向,其修建的经济意义是什么?
同类题4
2009年10月31日,我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乘坐“雪龙”号完成在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港口的补给后,踏上穿越西风带的征程。位于南纬40°~60°之间的西风带,终年盛行6~7级的大风和4~5米高的涌浪,是进入南极必经的一道“鬼门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材料中西风带的盛行风向为( )。
A.西北风
B.西南风
C.西风
D.东风
【小题2】科考队进入西风带时( )。
A.北半球昼长夜短
B.太阳直射点正向北移动
C.气压带、风带正向南移动
D.济南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同类题5
地球上各地的地方时:
A.因经度不同而不同
B.因纬度不同而不同
C.因季节不同而不同
D.因海拔不同而不同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行星地球
地球的运动
常见天气系统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