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45°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 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区域位于
A.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
B.亚欧大陆大西洋沿岸地区
C.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
D.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
【小题2】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大气环流
B.地形
C.纬度位置
D.洋流
【小题3】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
C.针阔叶混交林
D.草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10-25 06:36: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所示国家人口稠密,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森林覆盖率为29%。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该国地形特征。
(2)推测该国降水特点。
(3)分析该国水能资源的开发条件。
同类题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甲岛东侧海拔较低,林业资源丰富,西侧地势较高,河流湖泊较多。2016年1月上旬该岛东侧发生大规模森林大火。
材料二 乙河发源于降水丰富的大分水岭东面雪山——海拔1826米的派勒特山西侧,上游流经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的广阔平原地区。
(1)从自然因素方面,分析甲岛东侧易形成大规模森林大火的原因。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乙河的补给水源。
(3)根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丙地几乎没有森林的自然原因。
同类题3
“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是松花江沿岸雾凇的真实写照,隆冬时节,沿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挂雪,戴玉披银,如朵朵白银,排排雪浪。达就是“雾凇”。雾凇通称“树挂”,是水汽遏冷凝结在枝叶上的冰晶。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附近岸边最不可能出现雾凇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2007年年底国家将丰满大坝定为病坝。丰满大坝若被拆除,雾凇景观或将因此消失。消失的原因是
A.流速减缓,水汽减少
B.水温与气温温差减少,不易过饱和冷凝结晶
C.河流封冻,水汽减少
D.水库消失,调节气温能力下降
同类题4
塔里木河自身不产流,
历史上流域内的九大水系均有水汇入塔里木河干流,到2008年只有三条支流与干流有地表水联系。为了遏制塔里木河下游的断流和生态退化,启动了从博斯腾湖抽水、经孔雀河向塔里木河下游的生态应急输水。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A.大气降水
B.地下水
C.冰雪融水
D.湖泊水
【小题2】关于塔里木河流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增大
B.径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小
C.流量变化受气温影响大
D.降雪多的冬季流量最大
【小题3】该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主要为
A.海陆间循环
B.陆地内循环
C.海上内循环
D.以上都不是
【小题4】塔里木河下游出现断流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流域气候干旱,蒸发强烈
B.地表物质疏松,下渗量大
C.流域人口增多,取水增加
D.全球气候变暖,降水减少
同类题5
下左图世界某区域示意图,下右图分别是①②两地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说明①②两地均夏季多雨,分析其成因。
(2)对比M、P两区域河流的流速与流程特征差异,并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
(3)比较澳大利亚大堡礁和塔斯马尼亚岛的成因的差异。
(4)指出乙、丙两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与乙区相比,说明丙区农业生产的自然优势。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